全球16個司法管轄區合共22個反貪機構的代表,今日完成由廉政公署、香港國際廉政學院、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及其轄下的全球反腐敗執法機構業務網絡(GlobE網絡)四方合辦、為期10天的「人工智能與科技應用之反貪專業課程」,為世界各地反貪機構提供科技交流協作平台,促進以創新科技引領反貪工作發展,實現廉潔未來的共同願景。
課程吸引阿塞拜疆、巴林、貝寧、博茨瓦納、印度、哈薩克斯坦、韓國、馬達加斯加、馬來西亞、蒙古、黑山、尼日利亞、沙特阿拉伯、南非、泰國和贊比亞的代表參與。另外,國家監察委員會和澳門廉政公署亦有派員參與,本港警務處、海關、競爭事務委員會及廉政公署亦有代表參加課程。
廉署科技研發人員、情報分析人員、執行處和防止貪污處人員,在課程中分享如何藉科技推動執法及防貪工作。他們向學員示範如何利用人臉識別系統、人工智能摘要、人工智能即時生成系統和高科技秘密監察等技術,有效應用到調查、蒐證、跟蹤和會面等實務工作流程中,大大提升調查進度和成效。
此外,副廉政專員兼執行處首長丘樹春在課程期間,率領全部31位學員到武漢科技實務考察四日,到訪多個具影響力的創科企業及機器人創新中心,與企業代表交流人工智能、機械人和新能源科技等產業發展趨勢,探討如何利用國家最新、最頂尖科技應用在反貪工作當中,強化反貪能力。課程亦邀請多位本港及國際執法部門代表和科技應用專家,深入剖析以科技打撃犯罪的應用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