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務衞生局本月已推出「醫健通+」連通支援及認證計劃,約2500名私家醫生已具備能力,將市民的醫療紀錄存放至醫健通。當局希望,透過兩個計劃,協助更多私營醫療機構建立完整紀錄,市民無論選擇私家醫生或私營醫療機構,都可透過「醫健通」安心使用更優質醫療服務。
至於私隱問題,當局形容,「醫健通」有如個人銀行戶口一樣,同樣由市民全權管理,醫生需要先取得病人授權才可取覽相關醫療紀錄。
當局進一步解釋,醫生不能隨便查閱病人有關醫療紀錄,查閱前提必須基於提供服務並且有需要;醫生查閱醫療紀錄後,病人會獲發手機短訊通知,以知悉醫生曾取覽有關資料。
另外,政府早前完成相關修例,賦權醫務衞生局局長可要求包括私營機構,必須將重要電子健康紀錄,上載至市民的醫健通戶口。當局說,有關法例框架目前「備而不用」,現階段希望繼續與私營醫療業界協作,通過政府提供技術支援及資助,解決存放醫療紀錄的「痛點」,幫助市民建立個人「醫健通」戶口。當局強調,未來一兩年會專注有關協作工作,其後再審視會否使用有關權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