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出現首宗基孔肯雅熱本地個案,82歲的女患者居住鑽石山鳳德邨。衞生防護中心總監徐樂堅表示,本星期越快將區內的蚊數目減至最低,區內再出現更多病例的機會就會減低,但可能有個案處於潛伏期,或有人出現徵狀但沒有求醫,因此政府透過主動追查,可能會找出其他個案,如個案在本星期大型滅蚊工作前已發生,將不影響當局的風險評估。
徐樂堅在本台節目《千禧年代》表示,黃大仙區的蚊患指數不高,但有少數蚊有傳播能力,當局會重視處理,加強減低區內成蚊的數目,並會觀察大約兩星期。
他表示,有幾項工作需要跟進,包括做個案追蹤、提高區內市民的防範意識,並做蚊媒調查控制。他表示,會將基孔肯雅熱相關資訊放入附近20座樓宇約8000個住戶的信箱中,提醒居民如有徵狀就要求醫,並加強他們的防蚊意識,清理家中積水。另外,當局今晚8時於鳳德社區中心舉行教育講座,加強宣傳工作。
徐樂堅提醒,今次個案出現在黃大仙區,相對而言較為高危,但不代表其他地區是「零風險」,政府會召開跨部門會議,商討其他地區的大型滅蚊控蚊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