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政署表示,極端天氣影響下,署方市區及新界緊急控制中心今年共處理約5600宗緊急道路事故,較2020年至22年及去年、每年平均分別錄得逾400宗多。
路政署說,包括透過科技等有助提升處理個案效率。助理署長陳維德舉例,2018年超強颱風山竹吹襲本港後,路面情況需時復常,但最近超強颱風樺加沙襲港,署方透過科技等加強預防及應變,在跨部門協作下,一夜之間清理好馬路上絕大部分障礙物包括塌樹等,希望不影響市民上班及上學,將影響盡量減到最低。
署方為加快處理個案及調配人手跟進水浸等個案,研發了「電子個案處理系統」,在緊急控制中心運作期間,可透過這系統自動接收1823轉介或承建商巡查發現的個案,承建商可經系統跟進個案並即時上載完成復修相片。陳維德形容,這個系統的運作與「外賣平台」相似,承建商可透過系統「派單」予人員跟進,能夠提升署方處理個案效率。
陳維德說,極端天氣漸成常態,要處理個案會越來越多,署方利用科技增加效率,包括使用無人機支援大型山泥傾瀉個案的緊急測量工作,正研究如何擴大應用空間,例如能否用作巡邏或協助斜坡維修等。他亦提到,今年曾使用由承建商提供的一部「斬樹機」,發現效果不錯,尤其有利在狹窄環境工作,可提供效率,署方會否斷檢視有何新科技,適合引入本港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