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醫院胸痛中心成立近1年 治療1400名急性心臟病患者 - RTHK
A A A
氣溫 濕度
新聞重溫 可重溫過去12個月的新聞

瑪麗醫院胸痛中心成立近1年 治療1400名急性心臟病患者

2025-10-29 HKT 07:00
分享工具 facebook
獲國家評審認證的瑪麗醫院胸痛中心成立接近一年,截至9月,已為1400名急性心臟病患者提供治療,當中162名病人有急性心肌梗塞,需要接受俗稱「通波仔」的手術,病人由入院至灌流血管的時間中位數為53分鐘,較中心成立前的105分鐘,減少近半。

中心於年底前,將遷入新臨床大樓,心導管室會由現時2間增至3間,心臟內科日間病床增至6張,屆時將引入人工智能心電圖診斷,以及自動流程追蹤系統。瑪麗醫院內科副部門主管及顧問醫生陳穎思表示,根據國家標準,由病人到院至灌流時間要在90分鐘內完成,而胸痛中心的服務表現遠超標準,病人的存活率持續得到改善。她又說,日後新臨床大樓有專用升降機,連接急症室及手術室樓層,以及會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協助醫生解讀心電圖,將有助加快病人接受治療的時間。

她表示,在冬天或一些極端天氣下,因急性心臟病而需要入院的病人比例會較高,間中會出現兩間心導管室已使用,而第三名病人需要到其他手術室進行「通波仔」手術的情況,她相信胸痛中心遷入新臨床大樓後,心導管室增至3間,將可應付需求,加上本港正是人口老化,相信心導管室日後的使用率不會低。至於心臟內科日間病床增至6張,將有更多資源處理和跟進非緊急的心臟病患者,以及手術後有後遺症的病人。

瑪麗醫院胸痛中心成立近1年 治療1400名急性心臟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