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公立學校初中設中文必修科 學者認為可推動中沙關係 - RTHK
A A A
氣溫 濕度
新聞重溫 可重溫過去12個月的新聞

沙特公立學校初中設中文必修科 學者認為可推動中沙關係

2025-10-30 HKT 09:53
分享工具 facebook
  • 沙特阿拉伯公立中學有學生表示,學中文很有趣,形容中文是未來的語言。(麥偉康攝)
    沙特阿拉伯公立中學有學生表示,學中文很有趣,形容中文是未來的語言。(麥偉康攝)
  • 沙特阿拉伯的公立中學,中文科去年開始成為初中年級的必修科目。(李意琴攝)
    沙特阿拉伯的公立中學,中文科去年開始成為初中年級的必修科目。(李意琴攝)
  • 馬帥二布(左)說中文教材係由沙特教育部與中國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共同編制;范立雲(右)表示觀課後會撰寫評核表。(麥偉康攝)
    馬帥二布(左)說中文教材係由沙特教育部與中國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共同編制;范立雲(右)表示觀課後會撰寫評核表。(麥偉康攝)
  • 文少彪表示,沙特6年前將中文引入當地教育體系,至今已取得一定成果。(會議截圖)
    文少彪表示,沙特6年前將中文引入當地教育體系,至今已取得一定成果。(會議截圖)
新聞天地記者李意琴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
沙特阿拉伯的公立中學去年開始中文科成為初中年級必修科目。有當地學生表示很喜歡中文,但覺得寫字最難。有學生認為學中文很有趣,形容中文是未來的語言。

沙特學生要學中文,源於2019年沙特王儲穆罕默德訪華期間作出的決定,將中文教學列入沙特中小學和高校教學大綱,以加強兩國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的交流與合作。根據中沙之後簽署的協議,中方向沙特派遣800名中文老師。

在公立學校任教中文兩年的馬帥二布說,老師到當地後直接受聘於沙特教育局。作為首批近180名到沙特的中國老師,他表示,要經過嚴格審核,在兩地培訓後才可以執教。他說,中文課程與英文相同,一星期要上3堂,每堂45分鐘,亦要考試。

阿拉伯語與中文屬於不同語系,馬帥二布說,會透過互動、音樂及圖片等,加強學生的興趣。

他又提到,今年是中沙建交35年周年,亦是中沙文化年,學校舉辦文化活動,學生可以穿漢服、讀詩詞等,學習中國文化。

為了持續改善中文教學,沙特當局定期會派員到學校觀課,原本已經退休的老師范立雲是其中一位。她說,觀課後會撰寫評核表,亦會與老師互動交流,以得悉其困難及所需的支持。

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文少彪表示,沙特6年前將中文引入當地教育體系,至今已取得一定成果。中、小學有中文教育,部分大學亦設立中文系,不少中文老師到當地教學。

文少彪說,沙特將中文引入教育體系對一帶一路倡議、沙特2030願景的經濟計劃,以至中沙關係都有很大推動力,而透過語言這種軟實力,更有利延伸至經濟社會層面,語言力量可以令兩國的聯繫更持久。

沙特公立學校初中設中文必修科 學者認為可推動中沙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