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盛行中藥手串 學者稱屬古代療法惟孕婦過敏者不適合穿戴 - RTHK
A A A
氣溫 濕度
新聞重溫 可重溫過去12個月的新聞

內地盛行中藥手串 學者稱屬古代療法惟孕婦過敏者不適合穿戴

2025-11-03 HKT 09:06
分享工具 facebook
  • 負責人張女士稱,近兩年尤其流行中醫藥文化,目前在蘇州及北京各有數間分店。 (鄧穎琳攝)
    負責人張女士稱,近兩年尤其流行中醫藥文化,目前在蘇州及北京各有數間分店。 (鄧穎琳攝)
鄧穎琳報道
近期內地興起配戴中藥手串,即是由中藥材製作的飾物,價格由二十多元至幾百元都有。有由醫院直屬企業推售的手串,尤為受歡迎。有中醫藥大學學者說,新冠疫情後民眾著重保健養生,中藥手串可追溯至古代的「衣冠療法」,但提醒孕婦及過敏人士未必適合佩戴。

在北京南鑼鼓巷,有中藥手串及即製中藥香囊專賣店,負責人張女士稱,近兩年尤其流行中醫藥文化,客戶不分年紀及國籍。

坊間的中藥手串,多以傳統非遺宋代「合香珠」為藍本,選材後要經陰乾、捶打、黏合等工序,人手製作成一粒粒珠,再打磨拋光成為珠串配飾。常見原材料包括玫瑰、沉香、薄荷、桂花等,連同其他中藥材製成的不同配方,有安神、止嘔、醒神、止痛等功效。

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直屬企業,今年4月開售中藥手串,深受歡迎,在服貿會的攤位人流不絕。負責人閆希表示,團隊參考《本草綱目》等文獻,結合現代中藥配方的理念組方,再推出不同功效的中藥手串。她說製作工序複雜,要人手揉搓成珠粒,陰乾時間要3至10日不等,之後再將珠粒二次打磨。

有北京市民說,近年大家都更著重健康,由醫院直屬企業出品的中藥手串,自用送禮皆宜。

北京中醫藥大學副教授王樂鵬說,新冠疫情後全球民眾健康意識提高,更著重保健養生。近期盛行的中藥手串,追溯至古代的「衣冠療法」,形容是傳統文化的創新性延續,但提醒孕婦及過敏體質的人士未必適合。而香港氣候較潮濕,未必所有季節都適合佩戴。他稱大學有學生創業時以中藥手串為主題,期望未來可因應不同地方的氣候及人群體質,設計出適合的中藥手串,藉此向世界各地推廣中醫藥文化。

內地盛行中藥手串 學者稱屬古代療法惟孕婦過敏者不適合穿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