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移民管理局宣布10項擴大開放新措施,涉及擴大往來港澳人才簽注政策試點實施範圍、在部分與港澳台通航同行口岸推廣人臉識別通關,並增加廣東省5個口岸為240小時過境免簽政策入境口岸等。
團結香港基金研究員王鐙淇表示,人才簽注政策原本在北京、上海、大灣區內地城市試點實施,將會拓展至長三角、京津冀和自貿試驗區,有關地區都是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重點區域,將打通內地核心經濟引擎之間的人才流動,協助更高層次協同發展。而幾個地區有內地頂尖高校、科研機構或高新技術企業,正是本港目標人才所在地。
對於新增羅湖、港珠澳大橋等口岸應用人臉識別通關,王鐙淇表示,早前深圳灣口岸應用有關技術時,當局表示通關時間壓縮至10秒,相信日後可改善旅客出行體驗和緩解關口擠迫的情況,尤其是便利每日往返兩地的跨境學童、上班族或頻繁進行商務活動人士,亦令民衆更願意在大型節日和周末等進行不同活動。
至於港珠澳大橋、高鐵西九站等將新增為240小時過境免簽政策適用入境口岸。她表示,有助國際旅客將香港納入「一程多站」旅遊線路,因為以往需要申請簽證才能實現「大灣區+香港」深度遊,政策適用於55個國家的公民,未來有助吸引高消費長途旅客。
王鐙淇又說,這些措施將於本月5日起,即十五運會開幕前實施,相信有助賽事順暢進行,因為預計屆時有大量人員在三地頻繁流動,但措施屬於更長遠和前瞻性部署,目的是提升本港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