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組織協會聯同一名4年前在一間內視鏡中心進行腸胃鏡檢查時,出現腦部缺氧昏迷至今的病人家屬會見傳媒。家屬稱事後向醫委會投訴兩名涉事醫生,並提交兩個不同麻醉記錄版本,質疑在監察麻醉期間,麻醉科醫生是否在場。家屬上月收到醫委會回覆信件,指經總結獨立專家意見,認為兩名醫生並無不當之處,終結紀律行動。家屬不滿,質疑調查草率,指對重要證據視若無睹。
投訴人陳小姐說,弟弟2021年7月進行腸胃鏡檢查,開始後約半小時收到醫生電話,指其弟在手術中昏迷送院急救,她同年10月向涉事中心取得首份麻醉記錄,及後因有文字不完整,她在2022年1月向中心索取第二份記錄,發現當中有關弟弟的血壓、血氧飽和度及呼吸頻率等數據不同,於是向醫委會投訴。
根據醫委會回信指,獨立專家審視資料後,認為無證據顯示病人出現過敏性休克,相信病人是在進行胃鏡檢查期間發生急性心肌梗塞,併發心室性心律不正和心臟衰竭。初步偵訊委員會接納獨立專家意見,認為兩名醫生對病人治理無不當之處,無足夠證據證明他們在事件中犯了「專業上的失當行為」,因此決定不將投訴轉交研訊小組處理。
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認為在這個案中,醫委會知道存在兩個麻醉記錄版本,但回信中對有關問題隻字不題,協會將協助家屬進行司法覆核及民事索償。
醫務衞生局回覆查詢表示,醫委會獲《醫生註冊條例》賦予權力規管醫生專業,局方不會干預醫委會獨立按《條例》對個別申訴進行紀律研訊的工作。就處理投訴的調查和紀律研訊機制,醫衞局局長早前已去信醫委會主席,要求醫委會作出交代並提出完善機制的建議,以符合社會及市民對醫護專業水平和操守的期望。醫衞局會考慮醫委會的報告,研究適當措施以優化醫委會投訴處理機制,加強公眾對醫委會維護醫護專業水平和操守的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