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表示,整體失業率略為改善,最新公布的勞動人口統計數字,正值轉型而其中輸入勞工較多的餐飲服務業失業率由6.8%,稍為回落至6.4%。
孫玉菡在社交網頁說,9月中起,經補充勞工優化計劃申請輸入侍應生及初級廚師的僱主,須進行6星期本地招聘,並每周參加一次勞工處舉行的招聘會,同時實行更嚴格以申請職位計算的2比1人手比例規定。他指出,實施新規定後,輸入侍應生及初級廚師申請的獲批人數大幅下降,加上市場上本地求職者較以往為多,申請宗數亦因應市場變化明顯回落,由今年第2季每月平均近500宗,下降至上月約260宗。新規定便利本地求職者在招聘會即時申請工作,亦加強求職資訊的透明度。
孫玉菡又指,截至今年10月,完成優化計劃招聘會的1116個空缺錄得168次即場面試,當中僱主機構向68名求職者提出聘用,但遭63名求職者拒絕,接近一半的拒絕原因為需要輪班或夜班工作和工作地點較遠等。參與即場面試的求職者約四成獲提出聘用,顯示大部分僱主確切期望能聘用到合適的本地員工,但遭拒數字亦顯示僱主與求職者對工作要求的預期,仍有相當落差。
孫玉菡認為不同產業正經歷結構性轉型,例如餐飲服務業面對市民消費模式改變、成本上升等挑戰。不少企業已成功轉型,靈活調整經營策略,把握新的發展機會,鼓勵求職者尋找工作時保持開放和積極的心態,同時掌握新技能自我增值,迎接就業市場的變化。僱主也要掌握本地勞工的需求和專長,盡量設計可行及靈活的聘用方式,善用本地勞動力。
他強調勞工處嚴格審批每宗輸入勞工申請,只有在確定僱主未能聘得本地勞工填補空缺後,才容許輸入勞工。勞工處亦將於下月18日及19日在將軍澳康城社區會堂舉辦「職途新一頁招聘會」,提供大量飲食、零售及不同行業的職位空缺,呼籲求職人士積極參加,與僱主即場會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