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政府早前公布方案,從課程設置及教學資源等方面,推進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落地;廣州市政府亦表示,未來3年會推動人工智能教育,從普及向深化。
大灣區新媒體協會秘書長曾晶晶從事人工智能製作及應用,她認為有關政策有助社會各界明白發展人工智能的重要,學校可以因應學生的年紀,逐步加入人工智能元素,將來更可輔助原本的教學內容。她又建議,校方與社企合作,帶學生走出課室,了解人工智能已在社會廣泛應用。
廣東省體制改革研究會執行會長彭澎表示,廣東作為中國經濟第一大省,人工智能有需要走在全國前列位置。至於如何防止學生過度依賴人工智能、甚至抄襲,他認為需要師生共同努力防止,當局亦要監督管理。彭澎又指出,為配合人工智能進入校園,老師本身可能要再培訓,學校硬件同樣要提升。
有內地家長說 ,12歲兒子的學校會派一些要學生試用AI協助的功課,例如寫科幻故事,兒子同AI互動帶出有趣思路,但如果日後發現他過於依賴人工智能做功課,會適當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