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機械人產業延向家用 學者料家庭結構轉變陪伴式機械人將普及 - RTHK
A A A
氣溫 濕度
新聞重溫 可重溫過去12個月的新聞

內地機械人產業延向家用 學者料家庭結構轉變陪伴式機械人將普及

2025-07-07 HKT 09:32
分享工具 facebook
  • 「可以科技」的智能機械狗透過3D感測鏡頭及演算法,可識別使用者樣貌和手勢,亦能辨別物件和寵物。 (趙嘉駿攝)
    「可以科技」的智能機械狗透過3D感測鏡頭及演算法,可識別使用者樣貌和手勢,亦能辨別物件和寵物。 (趙嘉駿攝)
  • 「松延動力」的仿生機械人能精準模仿人類面部表情,說話時配合相應的嘴部動作。 (趙嘉駿攝)
    「松延動力」的仿生機械人能精準模仿人類面部表情,說話時配合相應的嘴部動作。 (趙嘉駿攝)
駐北京新聞中心記者趙嘉駿在《 透視大中華 》報道
內地機械人產業正快速發展,結合生成式人工智能,市場上湧現陪伴型機械人產品,除了可以與使用者談天說地,進行簡單的肢體互動,甚至可以感知情緒。

內地機械人製造商「可以科技」,推出的智能機械狗產品,內置ChatGPT AI大模型,可以用多種語言與使用者聊天。透過3D感測鏡頭及演算法,識別使用者的樣貌和手勢,理解人類的肢體動作,例如向它做出心形手勢,它會表達出害羞的表情和動作。公司市場部相關負責人王旭東介紹說,產品不單只是一件玩具,更有陪伴和幼兒教育的作用,亦有智能監控功能,讓家長在外時也能觀察家中子女情況。

除了軟件上令機械人言語交流更人性化,亦有公司希望研發外貌更似真人的陪伴機械人。成立不足兩年的松延動力,研製出仿照真人面部的仿生機械人,能精準模仿人類的面部表情,做到人和機械人真正的面對面對話。

松延動力市場部商業經理苑盟說,仿生機械人的面和頸部,搭載32組關節自由度,屬內地以至全球頂尖水平,現在主要用於學校,又或者文旅、科技展覽等。苑盟透露,將於今年下半年至明年初,將仿生機械人與人形等身機械人相結合,搭配名為「靈巧手」的機械手裝置,將能完成簡單家務,期望未來能應用到家庭或養老陪伴場景。

機械人產業正由工業及服務性行業,逐漸延伸至家用。內地經濟學家宋清輝說,內地家庭模式及人口結構轉變,傳統大家庭正向三口之家,甚至單身家庭演變,獨居和空巢老人等社會現象,催生陪伴機械人龐大市場需求,認為機械人可作為家庭新成員,增添活力及互動。他又說,現今中國消費者不再只滿足於物質層面需求,對精神文化、情感體驗的需要日益增加,認為陪伴機械人正好滿足消費者對情感附加值的追求。

宋清輝預計隨著機械人技術發展和規模化生產,未來10年內核心零部件成本將大幅降低,讓機械人走進更多普通家庭,填補部分家政服務需求。但他認為政府和企業需作前瞻性部署,引導產業升級,確保勞動力市場平穩過渡,例如向工人提供技能培訓等,以免因科技發展,而製造新的社會矛盾。

宋清輝又認為陪伴機械人要進一步普及,仍然需要提升機械人協調能力,確保機械人不會對長者和幼兒造成任何物理傷害,同時需要關注數據私隱,及探討情感過度依賴機械人的社會倫理問題。

內地機械人產業延向家用 學者料家庭結構轉變陪伴式機械人將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