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總署署長孫梅君表示,「十四五」以來,海關年均監管進出口貨物52億噸、貨值達41.5萬億元,體量全球最大。而國家新增和擴大開放口岸40個,現時總數已達311個,基本形成水陸空立體化、東中西全方位口岸開放布局。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孫梅君指出,「十四五」以來,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外部環境不確定性明顯增加。海關現代化建設取得長足進步,為高質量發展、高水平開放提供有力支撐。除了在守護國門安全取得新成效、通關便利化實現新突破,亦在促進高質量發展取得新進展。
她指,創新跨境電商、海外倉、「保稅+」等新業態監管模式,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外貿新動能加速提升,產供鏈更安全穩定。進口來源亦更廣,「十四五」期間,新增准入81個國家的271種農食產品、大宗商品、先進裝備、關鍵零部件進口多元化。2024年國家貨物貿易總額達43.8萬億元,連續8年穩居全球第一。而今年首7個月,進出口同比增長3.5%,其中出口增長7.3%,國家外貿展現出強大韌性與活力。
國際合作方面,孫梅君說,「十四五」以來,國家對外簽署合作文件519份。2024年,國家與共建「一帶一路」的國家進出口達22萬億元,佔國家進出口比重逾半,與東盟、拉美、非洲、中亞等新興市場進出口年均增長10%以上。國家已成為全球157個國家、地區的前三大貿易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