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在國新辦新聞發佈會表示,9.3閱兵中呈現的重大技術裝備被譽為國之重器,是科技進步的重要體現,亦是產業升級的重要支撐。「十四五」期間,實現一批標誌性成果重大突破,裝備產業鏈的韌性和競爭力不斷改善,基礎創新和先進製造能力持續增強,有力推動強國建設、增進民生福祉。
他表示,「大國重器」多空間維度有所突破,包括C919飛機累計交付22架,安全運送旅客超過300萬人次;大型水陸兩棲飛機 AG600取得中國民航局的型號合格證和生產許可證,預計年底前,將有3架飛機交付使用。長征七號運載天舟九號只花3小時完成太空物資閃送等。
辛國斌又形容,「大國重器」亦有助增進民生福祉。新型農機裝備築牢當代糧食安全屏障,智能高效稻麥聯合收割機1分鐘可收割600公斤作物,大幅提高收成效率。先進軌道交通便利出行,復興號CR450動車投入使用以後,營運時速可達到400公里,北京到上海只需兩個半小時。而高端醫療裝備,例如國產骨科手術機器人等研製成功,大大提高手術精準度。
辛國斌表示,「十五五」期間將繼續統籌產業基礎再造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推動重大技術裝備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國際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