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李家超明日發表任內第四份《施政報告》,消息指其中重點是加快發展北都,政府會「拆牆鬆綁」,精簡規劃及行政等流程,便利產業進駐。
據了解,當局接獲內地及海外不同企業表示有興趣落戶北都,如有企業急於進駐香港,當局建議可考慮北都範圍現有工業用地例如元朗創新園、粉嶺、大埔工業用地,或先落戶科學園及數碼港等,其後才搬進北都產業用地。
消息透露,北都產業用地用途具彈性,例如汽車製造業亦屬於先進製造業,可使用創科用地。產業用地亦可以不同模式批出,若透過招標,可採取「雙信封制」一即同時考慮地價及其他有關因素;當局亦可考慮選取特定行業「有限度投標」,亦不排除「直接批地」。
對於有建議成立類似西九管理局或機管局的法定機構營運北都,消息指出,北都整體面積相當於香港的三分一,難以交由一個機構營運,當局傾向由政府成立和牽頭的公司建設和營運個別產業園區。
身兼行政會議成員的商界立法會議員林健鋒接受本台訪時表示,最近不少海內外人士向他查詢,如何參與香港科研等發展,當中包括龍頭企業。他認為,北都是將科研成果轉化及「落地」的重要基地,適合發展汽車製造業等,期望《施政報告》宣布有具規模項目落戶,他亦對此有信心。
為吸引高端及高新科技等企業進駐,林健鋒建議政府彈性處理有關審批程序、甚至「特事特辦」,例如不一定透過傳統方式賣地,可配對企業需要作特別批地,他說,若未來五年陸續有企業落戶,日後經濟效益可達數以百億計。
本地初創食品科技企業IXON Food Technology始創人兼行政總裁張文浩表示,由於公司總部設於香港,有意進駐北都設立廠房及生產線,認為食品科技發展潛力及需求大,亦可帶動相關產業鏈,創新亦環保。這間企業研發出「先進低溫真空無菌包裝」ASAP技術,可以令食物在室溫保存兩年,味道及營養不變。最近亦與本地一間包裝物料公司研發以植物纖維製造膠膜及飯盒。
張文浩預計,11月開始設立全港首條全自動生產線,產量目標為每日一噸、即約5千至1萬件產品,包括點心、炒飯、軟餐、寵物食品等,主要傾銷往內地及東南亞。他說,過去十年共投放500萬美金做研發,希望當局提供更多資金管道,協助將科研成果「落地」,並簡化有關申請程序。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早前就《施政報告》向特首提交建議,包括倡議在北都設立「香港食品產業園」,集合食品科技研發、中試、檢測認證及生產。身兼廠商會副會長的香港食品及飲品行業總會主席黃家和表示,到過中東及內地不同城市考察,不少大型企業看中香港聯通國際的優勢,但對本港市場認識不深,亦不太清楚本港整體發展方向。
黃家和認為,政府要加強宣傳北都發展,講解本港相關優惠政策,亦可參考內地工業園運作經驗,做好區內運輸物流配套及宣傳,可令新型工業急促增長,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
- 主頁
施政報告2025|消息稱政府拆牆鬆綁招產業進北都 可直接批地
2025-09-16 HKT 08:51
2025-09-15 HKT 18:50
2025-09-15 HKT 12:28
2025-09-15 HKT 09:22
2025-09-14 HKT 17:49
2025-09-14 HKT 09:23
2025-09-13 HKT 18:39
2025-09-13 HKT 17:10
2025-09-13 HKT 10:26
2025-09-07 HKT 15:05
2025-08-30 HKT 18:16
2025-08-30 HKT 13:01
2025-08-30 HKT 10:49
2025-08-23 HKT 18:37
2025-08-23 HKT 12:41
2025-08-23 HKT 12:24
2025-08-23 HKT 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