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提出,成立由行政長官領導的「北都發展委員會」,並訂立為加快發展的北都專屬法例。消息說,當局初步傾向就佔地23公頃的北都洪水橋發展,成立一間由政府全資擁有的公司,注入土地及資金,盡快洽商產業進駐,而公司亦可再成立子公司,專注各產業發展。
政府消息人士表示,作出架構調整,是要聚焦產業發展,整個架構具體操作流程細節,年底前將會敲定。成立公司的做法,必定較由政府部門或法定機構發展為快。
「北都發展委員會」下設的三個工作組不是要取代現有審批部門工作,而是要檢視流程,適時介入,加快審批,當發現有個案出現滯後情況,由北都辦負責支援的專案監督辦公室就會介入。
消息人士指,北都大學城洪水橋部分的發展面積,將由原來建議的5公頃,增至9公頃,主因是洪水橋的土地最早推出,交通基建最早落成,而本港正建造留學香港品牌,當局認為有條件增加土地面積。
另外,洪水橋原來的規劃主要用作發展物流及港口後勤產業,未來會考慮加入先進及新型工業等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