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教育部部長懷進鵬出席國新辦新聞發布會,指「十四五」時期,教育領域的各項目標任務全面高質量完成,在多個方面有所突破,包括基礎教育達到世界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高等教育累計向社會輸送5500萬人才。
懷進鵬說,教育是強國建設、民族復興之基。「十四五」期間,義務教育在全國2895個縣域實現基本均衡,隨遷子女、適齡殘疾兒童受教育保障機制更健全。學前教育毛入學率由2012年的64.5%,提高至92%,而高等教育毛入學率,亦由2012年的30%,提高逾一倍至60.8%,進入世界公認的普及化階段。
他形容,高校已成為國家基礎研究的主力軍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也為經濟保持韌性提供了豐富的人才資源優勢,是國家現代化建設的寶貴資源。
另外,「十四五」以來,內地持續拓展深化開放合作,已與183個國家和地區建立教育合作關係,並建立與東盟、中亞等周邊國家和「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教育合作機制,打造中國—中亞教育交流合作中心等項目品牌,彰顯出內地在數字與人工智能教育、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及高等教育的影響力顯著提升,成為世界教育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