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四日在北京舉行的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閉幕,聽取和討論總書記習近平的工作報告,審議通過有關2026年至2030年十五五規劃的建議等。
新華社發表中共四中全會全體會議公報。全會指出,「十五五」時期國家發展環境面臨深刻複雜變化,中國發展處於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不過,中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完整產業體系優勢、豐富人才資源優勢更加彰顯。
全會指出「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包括高質量發展取得顯著成效,科技自立自強水平大幅提高等,提出要加快建設製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保持製造業合理比重,構建以先進製造業為骨幹的現代化產業體系,亦要優化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促進服務業優質高效發展,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
全會同時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引領發展新質生產力。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歷史機遇,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全面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全會又指出,要建設強大國內市場,堅持擴大內需戰略基點,亦要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並提出要堅定不移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要健全國家安全體系,完善社會治理體系。
全會亦分析當前形勢和任務,強調堅決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要著力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穩住經濟基本盤,鞏固拓展經濟回升向好勢頭。宏觀政策要持續發力、適時加力,落實好企業幫扶政策,積極穩妥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