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節目 - RTHK
A A A
氣溫 濕度
新聞重溫 可重溫過去12個月的新聞

新聞節目

分享工具 facebook
新聞特寫
新聞特寫
節目簡介:
以不同專題環節,跟進焦點新聞,探討時事議題,專訪新聞人物,捕捉時局最新走勢。
主持人:
新聞部記者

2022-10-01
新聞特寫

現正播放: 政府下周四起放寬部分社交距離措施 食肆每枱上限增至12人
分段播放:
政府下周四起放寬部分社交距離措施 食肆每枱上限增至12人  收聽facebook
政府基於過去一個星期本地疫情穩定,在安全情況下,顧及經濟發展、市民生活,逐步調整社交距離措施,下星期四起,部分措施率先放寬,包括食肆每枱上限增至12人,宴會人數上限由120人增至240人;郵輪公海遊熔斷機制取消等。

市民普遍歡迎放寬食肆相關限制,有餐飲業界代表期望,生意可有一至兩成增長,又希望當局可每隔14日逐步放寬措施。

對於當局將會取消郵輪公海遊熔斷機制,旅遊業議會歡迎做法,但強調對旅遊業幫助有限,又指若不盡快將入境檢疫安排調整至「0+0」,業界難以真正復甦。

記者仇志榮報道。
梁子超指本港有條件更快放寬社交距離措施  收聽facebook
對於政府宣布下星期四起放寬部份社交距離措施,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認為,當局目前採取逐步放寬的策略,是相對保險的做法,但他認為現時本港有條件以更快速度放寬各項社交距離措施,甚至將入境檢疫安排調整至「0+0」,讓助經濟恢復。

他估計,經過今年2、3月及7、8月的疫情高峰後,相信今次放寬社交距離措施,可能引發的疫情反彈幅度有限,毋須太擔心,即使最終出現反彈,亦可以針對性措施應對,未必需要整體收緊。

記者陳曉慶訪問了梁子超,分析詳情。
本港8月份零售業總銷貨價值按年微跌0.1%  收聽facebook

政府昨日公布本港8月份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的臨時估計為286億元,按年微跌0.1%,與去年同期比較,今年首8個月合計的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的臨時估計下跌1.5%。

政府發言人表示,在高比較基數的影響下,零售業總銷貨價值在8月按年些微下跌。 展望未來,發言人指本地疫情緩和、勞工市場狀況改善和第二階段消費券計劃,將在短期內繼續支持消費氣氛和需求,但金融狀況進一步趨緊將會構成制約。

中文大學商學院亞太工商研究所名譽教研學人李兆波認為,零售業總銷貨價值微跌是預期之內。他又表示,雖然放寬入境檢疫措施及10月發放消費券等因素帶動,但前景仍有隱憂, 因不少市民計劃外遊,加上多國貨幣疲弱,對本地消費有一定影響。

記者譚佩貞訪問了李兆波,分析詳情。
研究指疫情嚴峻期間 外賣送遞員涉種族歧視更嚴重  收聽facebook
現時不少餐飲外賣送遞員是非華裔人士,嶺南大學學者與天主教香港教區的教區勞工牧民中心,透過收集過百份華裔及非華裔外賣送遞員的問卷,並訪談37名少數族裔人士作研究,發現業內出現種族歧視情況,疫情嚴峻期間更加嚴重。

有份負責研究既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副教授梁旭明認為,近年大批少數族裔人士加入相關行業,與公眾接觸增加,令種族歧視問題更明顯。

記者李俊傑訪問過梁旭明,詳述調查結果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