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節目 - RTHK
A A A
氣溫 濕度
新聞重溫 可重溫過去12個月的新聞

新聞節目

分享工具 facebook
新聞特寫
新聞特寫
節目簡介:
以不同專題環節,跟進焦點新聞,探討時事議題,專訪新聞人物,捕捉時局最新走勢。
主持人:
新聞部記者

2023-01-07
新聞特寫

現正播放: 兩地通關 逾34萬人預約經陸路口岸北上
分段播放:
兩地通關 逾34萬人預約經陸路口岸北上  收聽facebook
本港明日與內地通關,三個陸路口岸合共有5萬個配額,北上港人需要先預約配額。政府資科辦表示,截至昨日傍晚6時,錄得超過34萬人成功預約。

另外,九巴及城巴均表示,會加強往來各口岸的巴士服務。港鐵表示,落馬洲站星期日重開,東鐵綫來往金鐘及落馬洲站的列車服務,會加密至大部分時間維持4至8分鐘一班,上水至金鐘站繁忙時間的列車服務都會加密。

有立法會議員相信,加密東鐵綫班次後,通關初期能夠應付需求,但憂慮在下一階段通關、同時開放羅湖口岸後,東鐵綫九卡車將相當擠迫。

記者黃貝紋報道
有檢測承辦商提醒過關人士計算好核酸檢測時間  收聽facebook
通關人士要取得48小時內的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本港檢測承辦商之一、相達生物科技創辦人招彥燾相信,本港有足夠檢測能力應對需求。

他又提醒,計劃短時間進出內地的港人,要推算好自己做核酸檢測的時間。

記者黃佩珊訪問了招彥燾。
受訪跨境學童家長冀盡快開放羅湖口岸  收聽facebook
新冠疫情下,不少跨境學生未能往返香港上課。當局日前說,在農曆年後,會恢復讓跨境學童每日從內地往返香港參與面授課堂。他們將毋須在過關前網上預約,當局會與內地商議防疫要求,詳情稍後公布。

香港國際社會服務社近日向跨境學童及家庭進行問卷調查,收集到過千份意見。結果顯示,有9成7跨境學生會在通關後來港上學,不過他們的家長普遍擔心子女的學習進度落後、感染病毒以至社交能力不足等問題,他們亦反映,希望羅湖口岸盡快開放。

記者任浩鋒訪問了香港國際社會服務社服務總監廖錦鳯。
青沙管制區率先實行不停車繳費 目標年內擴至所有收費隧道  收聽facebook
運輸署宣布,下個月率先在青沙管制區實施「易通行」不停車繳費服務,貼有「車輛貼」或「車種貼」的車輛,過隧道時毋須停車排隊繳費,「易通行」3月將擴展至獅子山隧道和城門隧道,目標今年內擴至所有政府收費隧道。

早前已登記申請的26萬名車主,將陸續透過郵寄方式收到「車輛貼」,而未登記車主,亦可透過「易通行」網頁或手機應用程式申請,首張「車輛貼」將免費提供。

香港汽車會歡迎政府推行「易通行」,但認為實施初期,或仍有大量車主未申請「車輛貼」,為了讓駕駛人士適應安排,建議署方先保留部份收費亭。

記者陳曉慶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