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節目 | 財金百科(2023-11-06) - RTHK
A A A
氣溫 濕度
新聞重溫 可重溫過去12個月的新聞

新聞節目

分享工具 facebook
財金百科
財金百科
節目簡介:
金融現象、財經典故、企業人小故事,兩分鐘內細訴。
主持人:
勞家樂

2023-11-06
儀式感

現正播放: 足本播放 Play full episode
分段播放:
儀式感  收聽facebook
年輕新世代近年講求儀式感,這亦成為他們對生活要求的部分,商家及市場營銷亦集中針對這方面而推廣,配合社交媒體宣傳,成效不錯。何謂儀式感?因何成為今天市場營銷重要策略?

法國作家聖艾修伯里的童話《小王子》,書中有一段對白。小王子問:「儀式是什麼?」狐狸說:「它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過生日是一種儀式。像傳統習俗中冬至吃湯圓、除夕食團年飯、端午吃粽子、中秋食月餅,均是過節不可少的儀式。心理學家指生活固定而重複,儀式是「幸福快樂」的關鍵。缺乏儀式,日復一日,生活就沒趣味可言。儀式是集體行為,「儀式感」則偏向個人習慣。故日常生活中儀式之外也要有儀式感,日子才不致千篇一律。

商家明白這因素,近年在產品促銷方面就針對儀式感好攻佔消費者的心。首先,儀式感消費本質上是消費升級。以往大家觀念以節約為主,消費範疇多在生活必需品領域。但追求品質生活成為年輕Z世代的共識,越來越多年輕人願意為興趣和品質消費。他們追求儀式感,通過消費滿足對高品質生活及獲取精神幸福感,儀式感消費讓他們自我消費合理化。

上世紀70年代,一些在日本工作的外國人買不到聖誕火雞,愛買炸雞替代。肯德基發現此商機,開始以「聖誕節就要吃肯德基」為賣點,在日本每年節日大賣廣告。久久而久之,今天聖誕節買肯德基已成日本人平安夜必備儀式,日本肯德基指,12月23至25日銷售額是平時月度銷售額一半,正是商用化儀式感成功在節日基礎上引領消費。

福岡博多和菓子製造商「石村萬盛堂」的第三代傳人石村僐悟為刺激他們白色棉花糖的銷售,想到以3月14日是情人節後向愛人回禮的日子來推銷,鼓吹收到心意的一方應該要回禮給對方,好作為促銷糖果手段。之後朱古力製造商發現他們也可以配合這「儀式」來推銷白色朱古力,令到 「白色情人情」成為情人節作藍本的二次創作。

其他例子尚有美國感恩節之後的「黑色星期五」(Black Friday)銷售,網上銷售興起後,還有一個網路星期一(Cyber Monday)。內地方面由阿里巴巴在天貓創造的「雙十一」消費節,亦是近年成功利用消費者追求儀式感而成的市場推廣。當然社交平台推動儀式感成效昭著,進一步令儀式感成為推動消费意慾的新出口。

編寫、報道:勞家樂

儀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