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節目 | 新聞特寫(2025-03-06) - RTHK
A A A
氣溫 濕度
新聞重溫 可重溫過去12個月的新聞

新聞節目

分享工具 facebook
新聞特寫
新聞特寫
節目簡介:
以不同專題環節,跟進焦點新聞,探討時事議題,專訪新聞人物,捕捉時局最新走勢。
主持人:
新聞部記者

2025-03-06
新聞特寫

現正播放: 夏寶龍會見李家超 稱特區管治團隊主動識變、應變、求變
分段播放:
夏寶龍會見李家超 稱特區管治團隊主動識變、應變、求變  收聽facebook
「全國兩會」繼續在北京召開,今日有不少焦點議程。外界除了關心國家經濟發展及規劃外,中央對港澳台方面的政策亦是關注點。

正在北京的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與中央港澳辦、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會面。夏寶龍提到,李家超帶領的特區管治團隊,主動識變、應變、求變,相信香港特區政府及社會各界一定會把握機遇,加快實現由治及興。李家超說,會繼續凝聚力量,帶領香港社會各界改革創新。

節目主持潘潔平及鄺贊恩向在北京採訪的記者盧紫菁了解兩會最新情況。
李強:經濟增長目標定於5%左右 分析稱有助穩就業  收聽facebook
全國兩會在北京召開,國務院總理李強昨日發表政府工作報告,將今年經濟增長目標維持在5%左右。李強說,安排是考慮民生及防風險需要。

有經濟學者分析,面對內外經濟複雜形勢,經濟保持較合理增長,對穩就業等方面都是非常重要。

至於將赤字率提高至4%,有分析認為,有助提高居民收入及企業收入。

記者李意琴在北京報道
明愛醫院75歲男病人疑被錯餵餐致「鯁親」亡  收聽facebook
明愛醫院發生醫療事故,一名75歲男病人原本要進食流質或糊狀食物,懷疑被錯誤餵食正常餐而導致「鯁親」,搶救無效死亡。

醫管局及院方就事件致歉,初步認為可能護士與醫生溝通出現問題,會成立根源分析委員會跟進,8星期內完成調查。

有病人組織關注,如果醫生指示不夠清晰,或有機會增加事故風險。有立法會議員形容事件罕見,再次反映醫護人員需要加強溝通。

記者陳樂謙報道
消防處引入針對電動車滅火救援工具  收聽facebook
電動車越來越普及,相關意外有增加趨勢。消防處提供數據顯示,去年發生48宗涉及電動車的交通意外及火警,較前年增加92%。

消防處說,灌救電動車火警較傳統汽油車複雜,電動車一旦起火,鋰電池高溫下可能導致熱失控,火勢急速蔓延。如果單靠傳統方法在外圍射水,只能間接滅火,冷卻成效較低。

消防處說,各分區已引入針對電動車滅火救援工具,呼籲駕駛人士切勿嘗試自行撲滅電動車火警。

記者鍾慧儀訪問了消防處災難應變救援隊助理消防區長文家平。

新聞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