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特寫
節目簡介:
以不同專題環節,跟進焦點新聞,探討時事議題,專訪新聞人物,捕捉時局最新走勢。
主持人:
新聞部記者2025-03-12
新聞特寫
現正播放: 「十五五」規劃將展開 評論:香港主動發展創新產業
分段播放:
「十五五」規劃將展開 評論:香港主動發展創新產業
收聽


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昨日在北京閉幕,表決通過政府工作報告等多項決議草案。多名港區政協委員及人大代表認為,今年的會期緊湊又充實,期望特區政府帶領社會,一同學習兩會精神,推動創科方面的發展。
有評論認為,香港要繼續保持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同時加快推動金融科技發展,亦要發揮好超級連繫人的角色,做到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深化國際交往合作。
內地「十五五」規劃編制工作即將展開,評論認為,香港可以主動發展創新產業及進一步深化大灣區合作,加快在區內建立一個完整的經濟體。
記者王慧蓓報道
有評論認為,香港要繼續保持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同時加快推動金融科技發展,亦要發揮好超級連繫人的角色,做到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深化國際交往合作。
內地「十五五」規劃編制工作即將展開,評論認為,香港可以主動發展創新產業及進一步深化大灣區合作,加快在區內建立一個完整的經濟體。
記者王慧蓓報道
料港鐵今年凍結票價 有議員認為有空間推票價回贈
收聽


港鐵行政總裁金澤培預計,今年票價按機制大概維持不變,可能凍結。有市民說,如果票價凍結可以紓緩經濟壓力。亦有市民認為,港鐵服務質素參差,不加價屬合理。
至於港鐵有無條件減票價,有學者相信,在通脹等因素影響下,減票價機會不大;有立法會議員說,港鐵去年盈利表現好,近日亦宣布部分職級獲加人工,認為有條件推出票價回贈,回應市民期望。
記者崔蔚恩報道
至於港鐵有無條件減票價,有學者相信,在通脹等因素影響下,減票價機會不大;有立法會議員說,港鐵去年盈利表現好,近日亦宣布部分職級獲加人工,認為有條件推出票價回贈,回應市民期望。
記者崔蔚恩報道
醫管局本月下旬實施新安排 每次最多只派24周藥物
收聽


醫管局在本月24日起,會分階段實施新的配藥安排,包括每次最多只會向病人配發24個星期、即相當於大約6個月的藥物,希望減少浪費。醫管局表示,最終目標是每次最多向病人處方8星期藥物,但由於醫院的人手安排、輪候取藥位置等未必足夠,所以要逐步進行,並要社區藥房配合。
另外,醫管局表示,現時政府的藥費資助率達到92%,病人每種處方藥物收費15元,可獲配發最多16星期藥物,認為社會可以討論有否有調整空間,更好調撥資源,亦令更多資源投放引入更多新藥列入專用藥物名冊。
記者黃貝紋訪問了醫管局總藥劑師崔俊明。
另外,醫管局表示,現時政府的藥費資助率達到92%,病人每種處方藥物收費15元,可獲配發最多16星期藥物,認為社會可以討論有否有調整空間,更好調撥資源,亦令更多資源投放引入更多新藥列入專用藥物名冊。
記者黃貝紋訪問了醫管局總藥劑師崔俊明。
醫學會將辦步行活動 冀提升市民對器官捐贈認識
收聽


根據政府的網頁提供的資料顯示,現時本港每日有超過2千人等候器官移植,而在中央登記冊上的登記人數有近40萬。
為呼籲市民關注器官捐贈和支持登記,醫學會將於下月13日舉辦名為「春耕行動」的步行推廣活動,提升市民對器官捐贈認識之餘,亦希望藉此機會加深了解家人及朋友對器官捐贈的意願。
醫學會會長鄭志文接受記者潘潔平訪問時表示,以往曾有家屬因為不確定離世家人捐贈器官的意願,加上傳統觀念影響,即使死者生前已登記捐贈器官,最後未必成事,因此希望透過活動推廣,讓公眾更有多認識。
為呼籲市民關注器官捐贈和支持登記,醫學會將於下月13日舉辦名為「春耕行動」的步行推廣活動,提升市民對器官捐贈認識之餘,亦希望藉此機會加深了解家人及朋友對器官捐贈的意願。
醫學會會長鄭志文接受記者潘潔平訪問時表示,以往曾有家屬因為不確定離世家人捐贈器官的意願,加上傳統觀念影響,即使死者生前已登記捐贈器官,最後未必成事,因此希望透過活動推廣,讓公眾更有多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