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節目 | 新聞特寫(2025-04-14) - RTHK
A A A
氣溫 濕度
新聞重溫 可重溫過去12個月的新聞

新聞節目

分享工具 facebook
新聞特寫
新聞特寫
節目簡介:
以不同專題環節,跟進焦點新聞,探討時事議題,專訪新聞人物,捕捉時局最新走勢。
主持人:
新聞部記者

2025-04-14
新聞特寫

現正播放: 世界互聯網大會亞太峰會今明兩天舉行 重點展示創科領域最新發展
分段播放:
世界互聯網大會亞太峰會今明兩天舉行 重點展示創科領域最新發展  收聽facebook
世界互聯網大會首次舉辦亞太峰會,今日起一連兩日在灣仔會展舉行。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峰會將重點展示創科領域最新發展,約30個國家及地區、約1000名商界領袖及政府部級等人員參與。

「國際創科營商周」亦於本月舉行,「香港國際創科展」昨日展開,有研究空中載人飛行汽車的內地參展商說,期望來港尋求合作。

另外,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發中心預料,7月可將基於大語言模型開發的聊天機械人推出予公眾使用,並將連接政府「智方便」系統。

記者任浩鋒報道。
有學校辦多項活動助學生認識國家 國民教育方式盼學生自主學習  收聽facebook
明日是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有學校舉辦多項活動,讓學生認識國家,包括設立升旗隊、舉辦問答比賽等,亦設立「校史室暨國民教育資料館」。

其中馬鞍山一間小學的升旗隊將舉行升旗禮。有升旗隊隊員表示,除了學習步操,亦會學習國家安全的相關知識。學校在小息時舉辦與國家50多個少數民族有關的有獎問答比賽,學生踴躍參與。

校方表示,學校透過不同方式教授國民教育,期望學生自主學習,不靠死記硬背。

記者黃貝紋報道。
港大發現部分胃癌患者胃部有染色體異常並年青時出現 冀助及早找高風險人士  收聽facebook
本港致命癌症中,胃癌排第六位。港大醫學院發現,部分胃癌患者的胃部一些區域存在染色體異常,呢啲情況喺患者12至25歲已經出現,期望研究結果有助及早搵出高風險患者。

港大醫學院與海外大學及研究機構合作,對238個來自香港、美國和英國胃癌患者及非胃癌患者的胃黏膜組織樣本,展開全基因組測序;並對另外829個樣本進行靶向測序。

研究團隊亦對癌前病變的「腸化生」研究。「腸化生」是胃部細胞轉變為類似腸道細胞的過程,可大幅增加患胃癌的機會。

新聞天地記者鄧鈞尤訪問了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病理學系講座教授兼系主任梁雪兒,詳述今次研究發現。
《透視大中華》:台灣醫院急症室經常爆滿 醫護憂影響服務質素  收聽facebook
在台灣,當地醫院的急症室經常爆滿,當地醫護界早前形容,達到前所未有的嚴重程度,如果問題持續,可能嚴重影響病人的安全及醫療質素。

當地有工會認為,醫院醫護面對薪酬待遇偏低及過勞等問題,造成大量醫護流失,人手長期不足,希望當局正視,亦要嚴格執行輪班制之下,每一更醫護人員及病人的合理比例。

記者王慧蓓在《透視大中華》報道。

新聞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