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特寫
節目簡介:
以不同專題環節,跟進焦點新聞,探討時事議題,專訪新聞人物,捕捉時局最新走勢。
主持人:
新聞部記者2025-05-19
新聞特寫
現正播放: 醫管局稱赴應急醫院照胃鏡 輪候時間會縮短
分段播放:
醫管局稱赴應急醫院照胃鏡 輪候時間會縮短
收聽


現時全港有大約300名非本地培訓醫生在醫管局全職工作或交流,部份人會在落馬洲河套區的「中央援港應急醫院」提供服務,例如胃部內視鏡檢查,即一般簡稱的照胃鏡。
有來自廣東的「非本地培訓醫生」表示,香港醫療系統在診治流程和跟進病人個案方面做得相當好;而香港的醫院系統和醫學術語是用英文,初時擔心會不習慣,但很快已掌握要訣,用廣東話同病人溝通亦沒有問題。
醫管局表示,如果「非緊急」病人選擇到應急醫院進行內視鏡檢查,輪候時間會縮短,期望有更多專科醫療人才來港,紓緩人手不足問題。
記者林漢山報道
有來自廣東的「非本地培訓醫生」表示,香港醫療系統在診治流程和跟進病人個案方面做得相當好;而香港的醫院系統和醫學術語是用英文,初時擔心會不習慣,但很快已掌握要訣,用廣東話同病人溝通亦沒有問題。
醫管局表示,如果「非緊急」病人選擇到應急醫院進行內視鏡檢查,輪候時間會縮短,期望有更多專科醫療人才來港,紓緩人手不足問題。
記者林漢山報道
和諧之家調查顯示8成半受訪者有童年逆境經驗 或致跨代暴力
收聽


和諧之家過去兩年向超過3000名成年人進行問卷調查,發現8成半人曾經歷至少一種童年逆境經驗(ACEs),包括被精神或身體虐待、生理或情感忽視,以及曾目睹家庭暴力等,反映較高比例的成年港人,童年時曾經經歷不同程度和形式的身體或精神虐待。
有學術研究則發現,部分曾經遭受「童年逆境經驗」的家長,出現不同程度的心理徵狀,亦傾向對子女採用嚴厲管教方法,包括相信體罰是最好的管教方式,或生氣時會對子女吼叫,導致出現跨代暴力循環。
記者陳曉筠訪問了負責這項研究的樹仁大學社會工作系助理教授曾偉洪,他曾於2023年2月至6月向合共超過1160名初小學生家長進行問卷調查,發現當中近4分1在童年時曾經遭受至少一種童年逆境經驗,曾偉洪表示,童年逆境經驗可以帶來創傷,或影響腦神經發展。
有學術研究則發現,部分曾經遭受「童年逆境經驗」的家長,出現不同程度的心理徵狀,亦傾向對子女採用嚴厲管教方法,包括相信體罰是最好的管教方式,或生氣時會對子女吼叫,導致出現跨代暴力循環。
記者陳曉筠訪問了負責這項研究的樹仁大學社會工作系助理教授曾偉洪,他曾於2023年2月至6月向合共超過1160名初小學生家長進行問卷調查,發現當中近4分1在童年時曾經遭受至少一種童年逆境經驗,曾偉洪表示,童年逆境經驗可以帶來創傷,或影響腦神經發展。
調查:8成劏房兒童奶類攝取量不符衞生署建議
收聽


世界宣明會聯同香港社區營養師協會在去年6月至今年1月期間,以電話訪問589名劏房低收入家庭兒童的家長,再與部分人訪談,發現超過8成劏房兒童的每日奶類攝取量不符合衞生署建議要求。
有註冊營養師估計,本港每10名劏房兒童有約7至8名有不同程度的營養攝取不足問題。負責調查的香港社區營養師協會主席梁穎恩指出,兒童營養不良主要原因是不好的飲食習慣、低收入家庭的認知不足,以及政府資源有限等。
記者鄧鈞尤訪問了梁穎恩。
有註冊營養師估計,本港每10名劏房兒童有約7至8名有不同程度的營養攝取不足問題。負責調查的香港社區營養師協會主席梁穎恩指出,兒童營養不良主要原因是不好的飲食習慣、低收入家庭的認知不足,以及政府資源有限等。
記者鄧鈞尤訪問了梁穎恩。
《透視大中華》:夏寶龍考察調研澳門 有商界稱企業要有創新思維
收聽


中央港澳辦、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早前到澳門考察調研,向港澳工商企業界提出四點希望。有澳門的年輕創業家表示,感受到國家的強大,以及協助青年創業的信心,會用好「一國兩制」機遇,在澳門發展「1+4」產業多元化策略中尋找商機。
有澳門商界期望,企業和政府要有創新思維,用好橫琴粵澳深合區的部署,配合國家發展戰略;又寄望行政長官岑浩輝計劃7月份訪問葡萄牙,能為兩地建立起「雙橋頭堡」,成為各自內聯網絡與對方外通的便捷連繫。
駐澳門記者鄭月明在《透視大中華》報道
有澳門商界期望,企業和政府要有創新思維,用好橫琴粵澳深合區的部署,配合國家發展戰略;又寄望行政長官岑浩輝計劃7月份訪問葡萄牙,能為兩地建立起「雙橋頭堡」,成為各自內聯網絡與對方外通的便捷連繫。
駐澳門記者鄭月明在《透視大中華》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