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特寫
節目簡介:
以不同專題環節,跟進焦點新聞,探討時事議題,專訪新聞人物,捕捉時局最新走勢。
主持人:
新聞部記者2025-07-28
新聞特寫
現正播放: 李家超出席施政報告地區諮詢會 稱政策要與市民需求對接
分段播放:
李家超出席施政報告地區諮詢會 稱政策要與市民需求對接
收聽


新一份施政報告9月發表,政府昨日舉行首場地區諮詢會。行政長官李家超率領多名司局長出席。會上有人關注生育率偏低,亦有少數族裔女性表示就業遇到阻滯,希望政府提供協助。另外,有市民建議增設社區創新實驗室,亦有出席者希望政府加強支援創科產業。
李家超說,政府政策一定要接地氣,同市民需求對接,市民有自己關心的問題,因此他重視地區諮詢,認為有關意見有助他撰寫施政報告。
記者陳樂謙報道。
李家超說,政府政策一定要接地氣,同市民需求對接,市民有自己關心的問題,因此他重視地區諮詢,認為有關意見有助他撰寫施政報告。
記者陳樂謙報道。
醫管局推高流量白內障手術服務 縮短病人留院及輪候時間
收聽


白內障是長者常見眼疾,目前有近6萬6千人次正輪候接受醫管局的白內障手術,平均輪候時間3年。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參考內地及英國專家的經驗後,去年底開始試行「高流量白內障手術服務模式」,改善整個手術流程,每節手術室可進行的白內障手術由約5宗增至8宗,病人平均留院時間亦由以往接近6小時,縮短至兩個多小時。醫管局計劃下月開始,在所有聯網增設高流量白內障手術節數。
院方強調,新的服務模式,不會令手術風險及併發症增加。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及大埔醫院行政總監冼藝泉形容,新模式好像「F1」方程式賽車換車胎,同時安排兩隊醫護人員輪流幫兩位病人做手術,加快流轉,
記者鄧穎琳訪問了冼藝泉。
院方強調,新的服務模式,不會令手術風險及併發症增加。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及大埔醫院行政總監冼藝泉形容,新模式好像「F1」方程式賽車換車胎,同時安排兩隊醫護人員輪流幫兩位病人做手術,加快流轉,
記者鄧穎琳訪問了冼藝泉。
中大醫學院成功測試出11種蟹致敏原 冀將來轉化為臨床診斷
收聽


全球約有2%人口患有甲殼類及貝殼類海鮮過敏,統稱為「貝類過敏」。中大醫學院針對市面上6種最常食用的蟹,萃取蟹的肌肉蛋白,配合60多名蟹過敏患者的血清樣本進行致敏原分析,成功測試出11種蟹致敏原,當中有8種是首次發現,更在皇帝蟹找到獨有的致敏原,鎖定「蘋果酸脫氫酶」為其獨有的致敏原。有助為過敏患者提供更全面、更精準的個人化診治方案。
有份參與研究的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慈善基金會兒科教授、中大醫學院兒科學系教授梁廷勳說,現時正籌備和發展食物敏感的測試劑,期望將來能夠將今次發現,轉化為臨床診斷。
實習記者錢茵彤訪問了梁廷勳。
有份參與研究的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慈善基金會兒科教授、中大醫學院兒科學系教授梁廷勳說,現時正籌備和發展食物敏感的測試劑,期望將來能夠將今次發現,轉化為臨床診斷。
實習記者錢茵彤訪問了梁廷勳。
《透視大中華》:澳門年輕人近年較多做兼職散工 分析指或與產業單一等有關
收聽


在澳門,年輕人近年較多選擇做兼職、散工或者做外賣員,沒有一份定時上班、有固定收入的工作。
澳門人力資源協會會長徐展文分析與幾個因素有關,包括年輕人較嚮往的職場崗位在疫後消失、澳門產業單一,以及輸入外勞影響等。
他建議政府與作為經濟支柱產業的休閒博企共同努力,適時釋放本地人的理想職位,並培訓年輕人。
駐澳門記者鄭月明報道。
澳門人力資源協會會長徐展文分析與幾個因素有關,包括年輕人較嚮往的職場崗位在疫後消失、澳門產業單一,以及輸入外勞影響等。
他建議政府與作為經濟支柱產業的休閒博企共同努力,適時釋放本地人的理想職位,並培訓年輕人。
駐澳門記者鄭月明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