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特寫
節目簡介:
以不同專題環節,跟進焦點新聞,探討時事議題,專訪新聞人物,捕捉時局最新走勢。
主持人:
新聞部記者2025-10-06
新聞特寫
現正播放: 餐飲界稱中秋中式酒樓訂座率佳 料生意額接近疫前水平
分段播放:
餐飲界稱中秋中式酒樓訂座率佳 料生意額接近疫前水平
收聽


今日是中秋節,本港有不少節慶活動,包括大坑舞火龍、維園綵燈會等。有旅遊業界人士說,不論旅行團或自由行旅客,今晚都會夜遊香港,感受節日氣氛。
有餐飲業界代表指出,不少中式酒樓今晚訂座率達9成,部分晚市更首輪爆滿,估算業界今日生意額或達3億5千萬元,接近疫情前水平,認為國慶與中秋效應,有助帶動經濟效應。
另外,大坑舞火龍活動昨晚起一連三晚舉行,吸引大批市民及旅客。
記者崔蔚恩報道。
有餐飲業界代表指出,不少中式酒樓今晚訂座率達9成,部分晚市更首輪爆滿,估算業界今日生意額或達3億5千萬元,接近疫情前水平,認為國慶與中秋效應,有助帶動經濟效應。
另外,大坑舞火龍活動昨晚起一連三晚舉行,吸引大批市民及旅客。
記者崔蔚恩報道。
中電透過智能電錶識別長者用電量 倘有異常社工會跟進
收聽


早前將軍澳有獨居長者倒斃屋內後一段時間才被發現,令人關注如何加強對有需要群組支援。中電透過智能電錶收集的用電數據,經分析後,識別長者用電有無異常,如發現有問題,系統會自動通知社工或照顧者。
中電指出,先導計劃去年6月推出,首階段為期10個月,期間發出超過2800個通知,與社工跟進結果比對後發現,偵測到的異常用電情況與長者實際狀況高度吻合,今年8月起展開為期一年的第二階段先導計劃,服務對象及地區亦有擴展。
記者任浩鋒報道。
中電指出,先導計劃去年6月推出,首階段為期10個月,期間發出超過2800個通知,與社工跟進結果比對後發現,偵測到的異常用電情況與長者實際狀況高度吻合,今年8月起展開為期一年的第二階段先導計劃,服務對象及地區亦有擴展。
記者任浩鋒報道。
美國聯邦政府「停擺」致部分公共服務暫停
收聽


美國聯邦政府基於國會參議院未能趕及在資金用盡前通過臨時撥款法案,本月一日開始「停擺」,導致部分公共服務暫停,是美國相隔近7年後再度要「停擺」。
美國國會參議院日前曾經就延長聯邦政府資金的臨時撥款法案投票,但未達通過議案所需的60票,意味聯邦政府「停擺」將至少持續到今日。
節目主持潘潔平及鄺贊恩向駐美國記者李漢華了解過最新情況。
美國國會參議院日前曾經就延長聯邦政府資金的臨時撥款法案投票,但未達通過議案所需的60票,意味聯邦政府「停擺」將至少持續到今日。
節目主持潘潔平及鄺贊恩向駐美國記者李漢華了解過最新情況。
《透視大中華》:粵港推遊艇自由行 有內地遊艇會稱產業互補互利
收聽


粵港政府近年積極推動「遊艇自由行」,其中廣東省政府的目標是爭取於2027年全省的遊艇數目,達到4000艘以上,產業規模達1000億元人民幣以上。
有廣州的遊艇會表示,粵港兩地的遊艇產業,在泊位、維修保養、旅遊管理等方面都具有互補性,實施「港艇北上」和「北艇南下」,有助進一步互惠互利。有深圳的遊艇會代表說,兩地業界現時正積極配合相關政策方案,例如互相開設遊艇駕駛培訓課程,推動牌證互認。
有香港業界人士表示,「遊艇自由行」可以更便利內地遊艇和帆船來港參加國際賽事,帶動本地經濟。
記者林漢山報道。
有廣州的遊艇會表示,粵港兩地的遊艇產業,在泊位、維修保養、旅遊管理等方面都具有互補性,實施「港艇北上」和「北艇南下」,有助進一步互惠互利。有深圳的遊艇會代表說,兩地業界現時正積極配合相關政策方案,例如互相開設遊艇駕駛培訓課程,推動牌證互認。
有香港業界人士表示,「遊艇自由行」可以更便利內地遊艇和帆船來港參加國際賽事,帶動本地經濟。
記者林漢山報道。


維園中秋綵燈會舉行,場內擺設多組綵燈。(政府新聞處資料圖片)


黃家和指出,中秋節有不少中式酒樓訂座率達9成。(港台圖片)


崔定邦說,中秋節遇上國慶長期間,近日不少酒店預訂達9成或以上。(港台圖片)


火龍在300多人引領下舞動。(仇志榮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