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節目 - RTHK
A A A
氣溫 濕度
新聞重溫 可重溫過去12個月的新聞

新聞節目

分享工具 facebook
新聞特寫
新聞特寫
節目簡介:
以不同專題環節,跟進焦點新聞,探討時事議題,專訪新聞人物,捕捉時局最新走勢。
主持人:
新聞部記者

2022-10-13
新聞特寫

現正播放: 分析指修改黨章將強化習近平地位 學者料政治局常委維持7人
分段播放:
分析指修改黨章將強化習近平地位 學者料政治局常委維持7人  收聽facebook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昨日閉幕,決定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於星期日在北京召開。根據「七中全會」的公報,全會決定將三份文件提請「二十大」審查和審議,分別是現屆中央委員會報告、中紀委工作報告,以及《黨章(修正案)》。

政治學者盧兆興認為,黨章修改後會更強化習近平的地位,預期新一屆政治局常委維持在7人,但會年輕化,值得關注誰接任李克強的總理職務。

另外,北京「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昨日亦首次開放予境外傳媒,當中香港部分,講述到《香港國安法》、完善選舉制度,中央援港抗疫等內容。

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分析,官方希望在「二十大」前向全世界表達,習近平治下的香港,過去10年最大成就是在政治上,包括令中央感到自豪的「一國兩制」實踐。

記者仇志榮報道
逾百中學生觀看「天宮課堂」 蔡若蓮:學生投入課堂具啟發性  收聽facebook
第三次「天宮課堂」昨日下午舉行,神舟十四號三名太空人,以天地互動方式進行太空授課,期間介紹空間站內設備,又展示各種實驗示範。

本港一間中學過百名學生透過禮堂大屏幕收看課堂直播。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到場,在課堂後與學生交流。有學生說,今次課堂很有趣以及有啟發性,能引導同學思考,包括能見到植物在微重力環境下如何生長等。

蔡若蓮形容學生很投入,認為課堂很有啟發性。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說,香港有學校安排學生實時觀看航天員講課,是難得的機會。

記者陳樂謙報道
藥劑師學會:政府應交代兒童及幼兒復必泰供應時間表  收聽facebook
政府一直推動「一老一幼」接種新冠疫苗。現時本港6個月至4歲的嬰幼兒,只可以接種科興疫苗;至於5至11歲兒童,除了科興疫苗,也可選擇復必泰疫苗,現時本港提供的是成人復必泰經稀釋的劑量。

家長未來可以多一個選擇,政府昨日公布,醫務衞生局局長認可復必泰疫苗的兒童及幼兒配方在香港緊急使用,但政府就未有交代,兒童及幼兒配方復必泰幾時正式引入本港,只提及與疫苗製造商商討進度良好,正等待對方提交供應的時間及資料,當局就呼籲家長不要等待,盡早安排子女打針。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認為,相信引入兒童及幼兒復必泰,有助提升兒童的接種率,又認為政府有責任交代供應時間表,令家長有資料決定何時接種,及選擇哪一款疫苗。

記者鍾慧儀訪問了崔俊明
本港出現29宗「類鼻疽」個案 專家:主要透過皮膚感染  收聽facebook
本港今年至今共錄得29宗人類感染類鼻疽個案,其中有20宗個案居於深水埗區。病人當中有19人已經出院,6人已離世,當中5人為長期病患者。

大約一半個案是在8月至本月期間錄得。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初步流行病學調查顯示,病人大部分有長期病患及免疫力弱,無到訪相同地點。中心已於深水埗區內調查並採集環境樣本,所有樣本均對類鼻疽呈陰性。

感染及傳染病醫學會副會長林緯遜表示,類鼻疽主要透過皮膚感染,如果皮膚接觸到受污染的泥土及水源就有機會感染,本地並不常見,而根據本港過去數字,感染後的死亡率可以高達三成。

記者李俊傑訪問了林緯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