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特寫
節目簡介:
以不同專題環節,跟進焦點新聞,探討時事議題,專訪新聞人物,捕捉時局最新走勢。
主持人:
新聞部記者2022-11-07
新聞特寫
現正播放: 七欖賽事結束 三日賽事逾6.5萬人次入場
分段播放:
七欖賽事結束 三日賽事逾6.5萬人次入場
收聽


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昨日結束,澳洲在盃賽反勝斐濟奪冠,港隊最終未能在主場打開勝利之門,行政長官李家超和多名主要官員到場觀賽。主辦單位表示,3日合計超過65000人次入場觀賞賽事。
當局表示會繼續審視疫情,在適當時候繼續放寬防疫和檢疫措施,歡迎各項國際盛事重新在香港舉辦。有體育學者表示,本港除了復辦傳統賽事,亦要跟從奧運會的大趨勢,開拓一些新項目。有立法會議員則期望,當局陸續放寬文藝表演和大型會議的防疫限制。
記者仇志榮報道。
當局表示會繼續審視疫情,在適當時候繼續放寬防疫和檢疫措施,歡迎各項國際盛事重新在香港舉辦。有體育學者表示,本港除了復辦傳統賽事,亦要跟從奧運會的大趨勢,開拓一些新項目。有立法會議員則期望,當局陸續放寬文藝表演和大型會議的防疫限制。
記者仇志榮報道。
梁子超:七欖順利舉行令政府更有信心加快復常步伐
收聽


本港近日新冠病毒確診維持在四、五千宗水平。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梁子超表示,目前控制疫情主要是依靠「群體免疫力」,近日逐步放寬社交距離措施之下,本港疫情發展平穩、甚至有下降趨勢,今次國際七人欖球賽順利舉行,可以令政府更有信心加快復常的步伐。
梁子超又說,一般而言,在對上一次感染高峰期之後3個月,「群體免疫力」就會相對減弱,認為現在至未來一個月是最適當的時候,進一步放寬社交距離措施;至於「口罩令」就應該等冬季流感高峰期之後,到明年春季才考慮撤銷。
記者林漢山訪問了梁子超。
梁子超又說,一般而言,在對上一次感染高峰期之後3個月,「群體免疫力」就會相對減弱,認為現在至未來一個月是最適當的時候,進一步放寬社交距離措施;至於「口罩令」就應該等冬季流感高峰期之後,到明年春季才考慮撤銷。
記者林漢山訪問了梁子超。
勞聯調查指來年加薪介乎4至6%屬合理水平
收聽


勞聯就來年的薪酬趨勢及期望進行調查,發現過半數受訪僱員在過去一年被凍薪,一成人減薪,三成三的僱員獲加薪。最多受訪者認為,來年加薪幅度介乎4至6%是合理水平,至於整體期望加薪幅度平均值為7.92%。
調查在8月至10月以問卷形式進行,成功訪問1185名來自不同行業的僱員。勞聯認為,不少僱員在疫情期間受凍薪、減薪及裁員影響,當中以旅遊,航空及飲食業最嚴重,不少打工仔都期望合理加薪。
勞聯立法會議員林振昇表示,不少「打工仔」都不滿意上年度的薪酬調整幅度,期望來年可以有改善,以應付通脹的影響,再加上早前公務員及多間大型企業都加薪,最低工資又有望上調,都令僱員對未來的加薪幅度有較高期望,他建議加幅不少於6%。
記者陳曉慶訪問了林振昇。
調查在8月至10月以問卷形式進行,成功訪問1185名來自不同行業的僱員。勞聯認為,不少僱員在疫情期間受凍薪、減薪及裁員影響,當中以旅遊,航空及飲食業最嚴重,不少打工仔都期望合理加薪。
勞聯立法會議員林振昇表示,不少「打工仔」都不滿意上年度的薪酬調整幅度,期望來年可以有改善,以應付通脹的影響,再加上早前公務員及多間大型企業都加薪,最低工資又有望上調,都令僱員對未來的加薪幅度有較高期望,他建議加幅不少於6%。
記者陳曉慶訪問了林振昇。
《透視大中華》:台灣今起重啟港澳旅行團入境安排
收聽


台灣上個月放寬入境檢疫措施,入境人士抵埗後連續兩天快測結果陰性,就可外出及堂食。而今日起,再調整安排,容許香港及澳門居民可以旅行團方式到台灣旅遊。
當地旅遊業公會代表說,入境團正逐步增加,主要來自日本、南韓及東南亞等地旅客。有學者估計,要到2024年台灣整體旅客量才能回復到疫情前水平。
記者黃凱宜報道
當地旅遊業公會代表說,入境團正逐步增加,主要來自日本、南韓及東南亞等地旅客。有學者估計,要到2024年台灣整體旅客量才能回復到疫情前水平。
記者黃凱宜報道


台灣上月中放寬入境檢疫措施,入境人士抵步後連續兩天快測結果陰性就可外出及堂食。(shutterstock)


學者李奇嶽表示,由於全球仍有疫情,相信台灣的整體旅客量要到2024年才回復至疫情前水平。(shutterstock)


港澳居民今日起,可以以旅行團方式到台灣旅遊。(shutterstock)


勞聯建議來年加薪應不少於6%。(鄧鈞尤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