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特寫
節目簡介:
以不同專題環節,跟進焦點新聞,探討時事議題,專訪新聞人物,捕捉時局最新走勢。
主持人:
新聞部記者2022-11-22
新聞特寫
現正播放: 天星小輪申請加價一倍 去年虧蝕逾3700萬元
分段播放:
天星小輪申請加價一倍 去年虧蝕逾3700萬元
收聽


天星小輪提出加價申請,中環、灣仔來往尖沙咀的兩條專營航線,票價加一倍,並計劃取消長者免費乘船優惠,改以長者2元優惠代替。天星小輪表示,去年虧蝕超過3700萬元,要依靠債務維持服務,急需調整票價。政府說有關加幅不低,審批時會考慮不同因素作出平衡。
有市民說,近年香港經濟環境較差,今次建議加幅太多。但有市民認為,天星小輪客流量少,又錄得虧蝕,加價可以理解。有立法會議員擔心,加幅會造成漣漪效應,其他交通工具公司亦會提出加價。亦議員認為,天星小輪不應加月票價錢,否則可能影響基層市民。
記者陳樂謙報道
有市民說,近年香港經濟環境較差,今次建議加幅太多。但有市民認為,天星小輪客流量少,又錄得虧蝕,加價可以理解。有立法會議員擔心,加幅會造成漣漪效應,其他交通工具公司亦會提出加價。亦議員認為,天星小輪不應加月票價錢,否則可能影響基層市民。
記者陳樂謙報道
10月消費物價指數升1.8% 學者料明年或有入口通脹壓力
收聽


本港10月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按年上升1.8%,低於市場預期,升幅較9月少2.6個百分點。剔除所有政府一次性紓困措施影響,10月基本通脹率1.7%,較9月略低0.1個百分點。
各類物價指數項目中,電力、燃氣及水升幅最高,按年升13.4%;其次是衣履及食品。政府形容,10月基本消費物價通脹維持溫和,儘管外圍價格壓力龐大,在本地成本壓力大致輕微下,總體通脹短期內應保持溫和。
記者崔蔚恩訪問了中大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他預期,通脹將持續在低位橫行一段時間,明年或會有入口通脹壓力。
各類物價指數項目中,電力、燃氣及水升幅最高,按年升13.4%;其次是衣履及食品。政府形容,10月基本消費物價通脹維持溫和,儘管外圍價格壓力龐大,在本地成本壓力大致輕微下,總體通脹短期內應保持溫和。
記者崔蔚恩訪問了中大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他預期,通脹將持續在低位橫行一段時間,明年或會有入口通脹壓力。
立法會今日討論明年電費 中電推計劃資助基層家庭
收聽


中電宣布,明年推出2億元社區支援計劃,當中1億元用來資助15萬戶基層家庭及劏房戶的電費,希望減輕他們的生活支出,同時會推動電力使用安全。
隨著國際燃料價格不斷飆升,發電燃料成本急漲,中電預告,電價無可避免有上調壓力,今日稍後會在立法會交代。至於中電消費券計劃,中電說,計劃已結束,消費券兌換率達8成。
記者王慧蓓訪問了中電企業發展總裁莊偉茵。
隨著國際燃料價格不斷飆升,發電燃料成本急漲,中電預告,電價無可避免有上調壓力,今日稍後會在立法會交代。至於中電消費券計劃,中電說,計劃已結束,消費券兌換率達8成。
記者王慧蓓訪問了中電企業發展總裁莊偉茵。
中泰混血導演稱兩地合拍電影減 惟部分拍攝工作仍外判予泰國
收聽


剛完成舉辦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的泰國,當地廣告及電影業發展蓬勃。有中泰混血導演說,疫情下,中泰合拍電影產量減少,但部份內地影視和廣告公司認為泰國具創意,仍會將部分拍攝及製作工作外判給泰國團隊。
這名導演曾到內地留學及來港做交換生,她對內地和香港文化有不同體會。
記者林漢山在泰國曼谷報道
這名導演曾到內地留學及來港做交換生,她對內地和香港文化有不同體會。
記者林漢山在泰國曼谷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