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特寫
節目簡介:
以不同專題環節,跟進焦點新聞,探討時事議題,專訪新聞人物,捕捉時局最新走勢。
主持人:
新聞部記者2022-12-01
新聞特寫
現正播放: 江澤民逝世 享年96歲
分段播放:
江澤民逝世 享年96歲
收聽


前國家主席江澤民昨日逝世,享年96歲。中央黨、政機關的公告,形容江澤民是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公認、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領導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傑出領導者。
公告提到,1989年春夏之交,國家發生嚴重政治風波,江澤民旗幟鮮明反對動亂,捍衛國家政權,維護上海穩定;又讚揚江澤民打開了國家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
記者林漢山報道
公告提到,1989年春夏之交,國家發生嚴重政治風波,江澤民旗幟鮮明反對動亂,捍衛國家政權,維護上海穩定;又讚揚江澤民打開了國家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
記者林漢山報道
江澤民為中共第三代領導核心 曾訓斥香港記者天真
收聽


1926年出生的前中共總書記江澤民在1989年「六四事件」後不久,接替被撤職的趙紫陽,出任總書記一職,並於同年接替鄧小平,成為中共中央軍委主席,逐漸形成第三代領導集體的核心。
江澤民在2002年卸任中共總書記,05年退任中央軍委主席,正式全退。江澤民其中一件令港人印象深刻的事件是在北京訓斥香港記者天真及太簡單。另外,2011年,當時的亞洲電視曾誤報他的死訊。
記者陳曉筠報道
江澤民在2002年卸任中共總書記,05年退任中央軍委主席,正式全退。江澤民其中一件令港人印象深刻的事件是在北京訓斥香港記者天真及太簡單。另外,2011年,當時的亞洲電視曾誤報他的死訊。
記者陳曉筠報道
政府提三隧新收費冀達分流效果
收聽


政府繼2018年之後,再提出三條過海隧道分流的建議。私家車用西隧過海,收費會減至60元,紅隧和東隧同樣加價至30元,的士劃一收25元,計劃明年首季開展相關法例修訂,並建議明年8月初生效。
有駕駛人士認為,可以吸引更多人使用西隧,有助分流;但有職業司機說,不會因此轉用另一條隧道。
有立法會議員認為,方案有助縮窄三條隧道的收費差距,有效達致分流,對運輸業界經營亦有幫助。但有議員質疑,西隧收費減幅太小,分流成效未必大。
記者陳曉筠報道
有駕駛人士認為,可以吸引更多人使用西隧,有助分流;但有職業司機說,不會因此轉用另一條隧道。
有立法會議員認為,方案有助縮窄三條隧道的收費差距,有效達致分流,對運輸業界經營亦有幫助。但有議員質疑,西隧收費減幅太小,分流成效未必大。
記者陳曉筠報道
中大研發透過「眼底相」偵測阿茲海默症
收聽


本港現時有大約11萬名70歲以上長者,患有認知障礙症,當中約7萬人屬於阿茲海默症患者。過往未有單一的檢查方法斷症,只能靠問症、認知測驗等方法診症,較難準確診斷。
中大研究團隊研發出全球首個人工智能系統,透過分析俗稱「眼底相」的視網膜圖像,就可以偵測到阿茲海默症,準確度超過8成。
記者彭天晴訪問了中大眼科及視覺科學系系主任譚智勇。
中大研究團隊研發出全球首個人工智能系統,透過分析俗稱「眼底相」的視網膜圖像,就可以偵測到阿茲海默症,準確度超過8成。
記者彭天晴訪問了中大眼科及視覺科學系系主任譚智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