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特寫
節目簡介:
以不同專題環節,跟進焦點新聞,探討時事議題,專訪新聞人物,捕捉時局最新走勢。
主持人:
新聞部記者2022-12-20
新聞特寫
現正播放: 政府倡基層醫療藍圖 資助高血壓糖尿等慢性病治理
分段播放:
政府倡基層醫療藍圖 資助高血壓糖尿等慢性病治理
收聽


施政報告提出《基層醫療健康藍圖》,當局昨日公布細節,強調要扭轉目前輕視預防的醫療體制,及早處理常見疾病。
當局會推廣「一人一家庭醫生」概念,明年第二或第三季推出計劃,資助市民診斷和管理高血壓及糖尿病等慢性病。
醫學會認為,關鍵是資源有限,如何有效跟進透過計劃發現到的慢性病人。有關注病人權益的組織相信,如果當局能夠提供較多資助,基層市民較願意參與。
新聞天地記者任浩鋒報道。
當局會推廣「一人一家庭醫生」概念,明年第二或第三季推出計劃,資助市民診斷和管理高血壓及糖尿病等慢性病。
醫學會認為,關鍵是資源有限,如何有效跟進透過計劃發現到的慢性病人。有關注病人權益的組織相信,如果當局能夠提供較多資助,基層市民較願意參與。
新聞天地記者任浩鋒報道。
孔繁毅:長效抗體組合注射助班免疫力低人士預防新冠病毒
收聽


新冠疫情至今近3年,不少市民已經接種疫苗,但仍然有一班免疫力低的人士未接種疫苗,或者打針後未能產生足夠抗體。
「病人組織聯盟」上月在網上訪問了212名免疫力不足的病人,近兩成受訪者知道自己的疾病或正使用的藥物或治療,會影響新冠疫苗的抗體水平;超過一半受訪者因為擔心免疫力不足而減少外出及社交。
記者李嘉雯訪問了政府專家顧問、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傳染病科主任孔繁毅,他說,醫管局引入長效抗體組合注射,有約3000人使用,成功令他們產生足夠抗體,但目前只是免費提供予最高危的人士。
「病人組織聯盟」上月在網上訪問了212名免疫力不足的病人,近兩成受訪者知道自己的疾病或正使用的藥物或治療,會影響新冠疫苗的抗體水平;超過一半受訪者因為擔心免疫力不足而減少外出及社交。
記者李嘉雯訪問了政府專家顧問、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傳染病科主任孔繁毅,他說,醫管局引入長效抗體組合注射,有約3000人使用,成功令他們產生足夠抗體,但目前只是免費提供予最高危的人士。
陳智仁盼內地與本港建立清晰透明的器官共享機制
收聽


心臟衰竭的4個月大女嬰芷希日前接受內地意外身故嬰兒的心臟,成功在香港換心,是首宗器官來自內地的移植手術。
特區政府說,當局向中央尋求協助,內地有符合需求的捐獻者,加上內地無合適的接受者,最終順利通關,在本港完成手術。
港大臨牀醫學學院教授及肝臟移植科主管陳智仁接受記者潘潔平訪問時表示,女嬰心臟細小,要在香港等到合適捐贈者的機會難。他又期望,內地與特區政府訂立清晰透明的器官共享機制,協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特區政府說,當局向中央尋求協助,內地有符合需求的捐獻者,加上內地無合適的接受者,最終順利通關,在本港完成手術。
港大臨牀醫學學院教授及肝臟移植科主管陳智仁接受記者潘潔平訪問時表示,女嬰心臟細小,要在香港等到合適捐贈者的機會難。他又期望,內地與特區政府訂立清晰透明的器官共享機制,協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明年5月起終止外傭返回原居地彈性安排 僱主協會冀當局確保足夠航班
收聽


新冠疫情下,外傭因為隔離或者檢疫措施,未必能夠按合約要求返回原居地,當局容許延後他們返番原居地,以及可以延長合約有效期限。
當局檢討有關措施後,昨日宣布,由於入境管控措施放寬,決定明年5月1日起,終止有關彈性安排。
記者黃凱宜訪問了香港家庭傭工僱主協會主席容馬珊兒,她說,現時再無航班熔斷機制,但當局應該確保有足夠航班,方便外傭按合約要求,在限期內返回原居地。
當局檢討有關措施後,昨日宣布,由於入境管控措施放寬,決定明年5月1日起,終止有關彈性安排。
記者黃凱宜訪問了香港家庭傭工僱主協會主席容馬珊兒,她說,現時再無航班熔斷機制,但當局應該確保有足夠航班,方便外傭按合約要求,在限期內返回原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