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特寫
節目簡介:
以不同專題環節,跟進焦點新聞,探討時事議題,專訪新聞人物,捕捉時局最新走勢。
主持人:
新聞部記者2023-01-14
新聞特寫
現正播放: 夏寶龍:國安法具凌駕性 與本地法律不一致特區應修改
分段播放:
夏寶龍:國安法具凌駕性 與本地法律不一致特區應修改
收聽


全國政協副主席、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昨日在北京出席研討會,解說《香港國安法》最大特點是「雙執行機制」,中央通過《香港國安法》,授權香港特區承擔維護國家安全的主要責任,中央就負責處理特區難以解決的問題,承擔最後兜底責任。
夏寶龍說,《香港國安法》有凌駕地位,當特區本地法律規定與其不一致時,應優先適用《香港國安法》,特區應主動修改、完善本地法律。
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認為,夏寶龍的講話,肯定了國安法的重要性;資深大律師湯家驊說,《香港國安法》是全國性法律,比起香港法律有凌駕性不出奇。有學者說,除了《法律執業者條例》外,暫時未看到其他本地法律有迫切性要修改。
記者任順熙報道。
夏寶龍說,《香港國安法》有凌駕地位,當特區本地法律規定與其不一致時,應優先適用《香港國安法》,特區應主動修改、完善本地法律。
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認為,夏寶龍的講話,肯定了國安法的重要性;資深大律師湯家驊說,《香港國安法》是全國性法律,比起香港法律有凌駕性不出奇。有學者說,除了《法律執業者條例》外,暫時未看到其他本地法律有迫切性要修改。
記者任順熙報道。
政府提零售含撲熱息痛成分藥物合理分量
收聽


近日有市民搶購某個牌子含撲熱息痛成分的藥物,政府昨日發稿,指含撲熱息痛成分的藥物,在本港整體供應維持穩定,呼籲市民不需要囤積。
政府強調,除醫生建議外,在零售層面供應含撲熱息痛藥物予顧客時,每人合理分量應不多於60粒藥片或300毫升藥水,衞生署知悉藥物零售商在供應藥物時會參考。
立法會批發及零售界議員邵家輝表示,港九藥房總商會已經向會員發出通告,雖然通告沒有約束力,但相信大部分將跟從。
記者仇志榮訪問左邵家輝,講述意見。
政府強調,除醫生建議外,在零售層面供應含撲熱息痛藥物予顧客時,每人合理分量應不多於60粒藥片或300毫升藥水,衞生署知悉藥物零售商在供應藥物時會參考。
立法會批發及零售界議員邵家輝表示,港九藥房總商會已經向會員發出通告,雖然通告沒有約束力,但相信大部分將跟從。
記者仇志榮訪問左邵家輝,講述意見。
下周一起核酸檢測Ct值35或以上定為陰性 專科醫生指調整合適
收聽


政府公布下星期一起,調整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的判定標準,除作為臨床診斷用途外,如檢測Ct值為35或以上,會一律被界定為陰性,亦即不會再被列入確診個案,有關人士不會獲發隔離令,不用進行家居隔離,亦不會被安排進入社區隔離設施。
至於在下星期一前,經核酸檢測確診而Ct值達35或以上、並仍然持有有效隔離令的人士,衞生防護中心會於1月16日中午前,透過電話短訊通知他們毋須繼續隔離,並同時取消他們的隔離令,亦會安排身處隔離設施的相關人士有序離開。
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梁子超接受記者潘潔平訪問時認為,政府的做法有需要,亦屬合適的時間作出調整,相信不會為社區或醫療系統帶來額外風險。
至於在下星期一前,經核酸檢測確診而Ct值達35或以上、並仍然持有有效隔離令的人士,衞生防護中心會於1月16日中午前,透過電話短訊通知他們毋須繼續隔離,並同時取消他們的隔離令,亦會安排身處隔離設施的相關人士有序離開。
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梁子超接受記者潘潔平訪問時認為,政府的做法有需要,亦屬合適的時間作出調整,相信不會為社區或醫療系統帶來額外風險。
中大醫學院建議河套區設藥物監管及認證中心 推動新藥物研發
收聽


中大醫學院建議河套區設藥物監管及認證中心 推動新藥物研發
中大醫學院、香港微生物菌群創新中心及香港科技園公司,昨日合辦「微生態峰會」,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說,香港在腸道微生態技術方面發展良好,腸道微生態可用作檢測、診斷工具以及研發藥物。
不過,他說香港面對一些障礙,包括本港缺乏認可機構及生物樣本庫。因此中大的研究團隊建議,在河套區成立區域性的藥物監管及認證中心,推動新藥物研發,吸引更多人才及企業投資,把香港打造成亞太區創新醫藥創科樞紐。
記者彭天晴訪問了陳家亮,詳述意見。
中大醫學院、香港微生物菌群創新中心及香港科技園公司,昨日合辦「微生態峰會」,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說,香港在腸道微生態技術方面發展良好,腸道微生態可用作檢測、診斷工具以及研發藥物。
不過,他說香港面對一些障礙,包括本港缺乏認可機構及生物樣本庫。因此中大的研究團隊建議,在河套區成立區域性的藥物監管及認證中心,推動新藥物研發,吸引更多人才及企業投資,把香港打造成亞太區創新醫藥創科樞紐。
記者彭天晴訪問了陳家亮,詳述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