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節目 | 新聞特寫(2023-01-28) - RTHK
A A A
氣溫 濕度
新聞重溫 可重溫過去12個月的新聞

新聞節目

分享工具 facebook
新聞特寫
新聞特寫
節目簡介:
以不同專題環節,跟進焦點新聞,探討時事議題,專訪新聞人物,捕捉時局最新走勢。
主持人:
新聞部記者

2023-01-28
新聞特寫

現正播放: 去年樓價累計跌約15.6% 分析料上半年或再跌5%至10%
分段播放:
去年樓價累計跌約15.6% 分析料上半年或再跌5%至10%  收聽facebook
差餉物業估價署數據顯示,上月本港樓價指數按月跌2%,創超過5年半新低,並連跌7個月。總結上年全年樓價累計跌約15.6%,結束金融海嘯後連續13年的升勢。以2021年9月高位計,樓價已累計跌16.5%。

房屋局昨日亦公布數據,顯示一手樓供應有所增加。截至去年底,未來3至4年潛在一手私人住宅數目共10.5萬個,較去年9月底增加1萬個。現樓貨尾單位1.6萬個,建築中未售樓花單位6.6萬個,分別增加1000個及3000個。

物業顧問萊坊董事王兆麒認為,今年本港樓市仍然受加息及經濟環境困擾,加上有大量貨尾單位囤積,估計上半年樓價有機會再下跌5%至10%。

記羅煒皓訪問了王兆麒,詳述看法。
劉宇隆建逸由本港大法官主持新冠抗疫檢討  收聽facebook
政府專家顧問袁國勇建議仿傚20年前沙士結束時的做法,成立獨立委員會檢討抗疫表現,另一名政府專家顧問劉宇隆接受本台訪問時表示,認同有需要進行檢討,並建議由本港一名大法官主持,大約3至6個月後、疫情穩定便可開展。

他認為需要全方位檢討,不應只局限於疫情應對,亦要涵蓋不同持份者,不過毋須太執著於,是否有人決策出錯。

安老業界認為,有必要總結今次抗疫表現,當中檢討院舍新冠疫苗接種情況最為重要;有立法會議員認為,向有份帶領抗疫的官員了解決策理由,應是其中的檢討方向。

記者陳曉筠報道。
跨境學生回港面授延遲 有校長感失望但會維持網課及實體課  收聽facebook
教育局原本爭取2月1日跨境學生免配額來港上課,教育局昨日指,因應本港與內地未來通關安排的最新發展,各項便利跨境學生過關和交通配套的準備情況,包括跨境校巴的籌備進展,預計中學跨境生可在2月第二個星期內,恢復回港出席面授課堂,而小學及幼稚園跨境學生,可於2月下旬回港上課。

新界校長會副主席、鳳溪第一小學校長朱偉林對延遲安排感到失望,表示會繼續維持網課及實體課堂,又期望學生回港上課時可豁免核酸檢測安排。

記者黃貝紋訪問了朱偉林,講述意見。
大麻二酚下周三列入危險藥物 海關籲市民留意產品說明字眼或圖案  收聽facebook
大麻二酚,即CBD,將於下星期三起正式被列為危險藥物,市民不能服用、管有、或出售等。海關提醒,任何食品、護膚品、寵物用品等,若有CBD、或大麻葉等的字眼或圖案,即代表含有大麻二酚,市民在網購或外遊購物時,不應購買含有大麻二酚的產品回港。

海關提醒,大麻二酚產品含有危險藥物四氫大麻酚,即THC,有令人精神不振等害處。

記者黃貝紋訪問了海關機場科航空旅客第二組指揮官陳啟豪傾過,解釋市民要注意的地方。

新聞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