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節目 - RTHK
A A A
氣溫 濕度
新聞重溫 可重溫過去12個月的新聞

新聞節目

分享工具 facebook
新聞特寫
新聞特寫
節目簡介:
以不同專題環節,跟進焦點新聞,探討時事議題,專訪新聞人物,捕捉時局最新走勢。
主持人:
新聞部記者

2023-03-08
新聞特寫

現正播放: 中央組建直屬管理局監督金融業 分析:較集權有助改善金融亂象
分段播放:
中央組建直屬管理局監督金融業 分析:較集權有助改善金融亂象  收聽facebook
國務院提出「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建議組建直屬的「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不再保留中銀保監會,新機構將會接手證券業以外的金融業監管,統籌金融消費者權益及投資者保護等。至於中證監則調整為國務院直屬機構,加強資本市場監管。

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楊宇霆認為,新的監管機構比較「集權」,是「超級監管機構」,他指,地方層面的金融監管權力會下降,有助改善金融亂象。楊宇霆估計,未來中央會更加著重金融實體的行為監管,有助金融穩定。

記者羅煒皓訪問了楊宇霆。
《兩會直擊》:唐英年稱歡迎不適應外國生活港人回港  收聽facebook
有外電報道指,內地政府要求香港商界人士放棄外國護照才可成為全國人大代表。正在北京出席兩會、預料連任政協常委的唐英年接受本台專訪時說,如果中央有這項要求,要做人大或政協的人士都需要遵守。

另外,對於近年有較多港人移民或移居外地,唐英年說,去或留是個人選擇,但如果發現在外國生活不適應,歡迎他們回港。本身是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董事局主席的唐英年又建議,明年在港舉辦「文化高峰會」。

記者仇志榮北京報道
據悉至少7間公司涉房協地盤「天秤」倒塌事件  收聽facebook
勞工處就去年秀茂坪安達臣道房協地盤「天秤」倒塌事件,提出共67項檢控。消息指,涉及最少7間公司,事故由審批到工人施工都有不同程度的問題,明顯有人失職。當局不排除會再提出檢控。

有立法會議員曾陪同死者家屬與勞工處會面,家屬促請處方盡快完成調查,交死因庭處理,還死者公道。工業傷亡權益會就質疑,當局處理今次事件,與早前紅館演唱會大螢幕墜下事故相比,並無一視同仁。

有結構工程師認為,現有資料難以判斷邊一個環節出問題,他認同房協暫不撤換承建商的決定,以及另外委聘結構工程師核實天秤設計的做法。

記者陳曉慶報道
嶺大調查顯示4成受訪年輕人自認貧窮  收聽facebook
嶺南大學就有關年輕人的最低工資睇法及就業情況進行調查。團隊去年5月至12月接觸低收入青年,收集超過400份有效問卷,並深入訪問67名18至29歲收入低於2萬元的青年。

調查結果指出,絕大部分受訪年輕人認為獲取工資太低,待遇與工作不相稱;約4成受訪者自認貧窮。另外,受訪者認為,最低工資水平提升至40元仍然太低,與市場脫節。團隊建議檢討最低工資的政策定位,並改為一年一檢,同時要重啟標準工時立法等。

記者任浩鋒訪問了嶺大文化研究系系主任兼講座教授潘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