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特寫
節目簡介:
以不同專題環節,跟進焦點新聞,探討時事議題,專訪新聞人物,捕捉時局最新走勢。
主持人:
新聞部記者2023-03-29
新聞特寫
現正播放: 學者稱港鐵票價調整須考慮市民承受能力及鐵路營運成本
分段播放:
學者稱港鐵票價調整須考慮市民承受能力及鐵路營運成本
收聽


港鐵在新的票價調整機制下,今年可以加價2.3%。浸會大學會計、經濟及金融學系副教授麥萃才認為,要評估票價調整方程式是否合理要視乎兩方面,包括市民對加幅的承受能力及鐵路營運成本的升跌,不能夠單從方程式計算出來的結果不理想,便指機制不合理。
麥萃才又說,港鐵作為上市公司需要考慮各持分者的利益,政府作為大股東,如何將收取到的股息用作財富再分配,屬於政府的考量。
記者陳曉慶訪問了麥莘才。
麥萃才又說,港鐵作為上市公司需要考慮各持分者的利益,政府作為大股東,如何將收取到的股息用作財富再分配,屬於政府的考量。
記者陳曉慶訪問了麥莘才。
港鐵按票價調整機制可加價2.3% 市民冀改善服務
收聽


港鐵票價調整機制早前經過檢討,會與本港的物業利潤掛鈎。根據政府昨日公布的運輸業名義工資指數,得出港鐵今年可以加價2.3%,6月實施。港鐵說,約9成乘客每程車費會加4毫或以下。
有巿民認為,加幅可以接受但期望港鐵改善服務,亦有巿民認為加價不合理。有立法會議員質疑政府未能把關,促請港鐵不要加價及提供更多優惠。
運輸及物流局表示,經優化的機制加上各項相關措施,港鐵今年的票價調整幅度會降低3.85個百分點,亦即減低6成,有效減輕市民的票價負擔。
記者李俊傑報道。
有巿民認為,加幅可以接受但期望港鐵改善服務,亦有巿民認為加價不合理。有立法會議員質疑政府未能把關,促請港鐵不要加價及提供更多優惠。
運輸及物流局表示,經優化的機制加上各項相關措施,港鐵今年的票價調整幅度會降低3.85個百分點,亦即減低6成,有效減輕市民的票價負擔。
記者李俊傑報道。
張國榮紀念展今起舉行 展現「哥哥」歌影視成就
收聽


第一屆香港流行文化節下月揭幕,前奏節目之一是今日起在沙田文化博物館舉行的張國榮紀念展,當局預計會吸引10萬人次入場。
展覽有超過60組展品,除了有張國榮的歌影視獎項、經典舞台服飾,亦有首次展出的私人珍藏。本周六、4月1日是張國榮逝世20周年,展覽會將實施人流管制措施。
記者黃貝紋報道。
展覽有超過60組展品,除了有張國榮的歌影視獎項、經典舞台服飾,亦有首次展出的私人珍藏。本周六、4月1日是張國榮逝世20周年,展覽會將實施人流管制措施。
記者黃貝紋報道。
中大成立深港創新研究院 以科技創新為主題合作平台
收聽


香港中文大學於深圳市福田區設立深港創新研究院,主要在機械人、人工智能、醫藥和醫療器械等領域合作,獲福田政府資助。
其中在「智慧醫療機器人」的項目已有超過10項專利申請,機械人透過人工智能自動調整位置,協助醫生在微創手術操作器械。
記者李嘉雯訪問了中大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教授歐國威。
其中在「智慧醫療機器人」的項目已有超過10項專利申請,機械人透過人工智能自動調整位置,協助醫生在微創手術操作器械。
記者李嘉雯訪問了中大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教授歐國威。


港鐵正計算個別車程票價的變化,在完成所需行政程序後會正式公布新的車費表及實施日期。(港台圖片)


港鐵預計,約9成乘客車程的車費將上調4毫或以下。(港台圖片)


田北辰質疑,港鐵在新票價機制下仍有加幅。(郭志強攝)


張國榮紀念展在沙田文化博物館舉行。(黃貝紋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