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節目 | 上市公司專訪(2025-03-20) - RTHK
A A A
氣溫 濕度
新聞重溫 可重溫過去12個月的新聞

新聞節目

分享工具 facebook
上市公司專訪
上市公司專訪
節目簡介:
全面分析上巿公司業績,與負責人透徹對話。
主持人:
勞家樂

2025-03-20
信星集團(1170)副主席黃禧超

現正播放: 足本播放 Play full episode
分段播放:
信星集團(1170)副主席黃禧超  收聽facebook
信星鞋業集團主要從事生產及銷售鞋類產品,亦是最先將生產線由內地分流到越南和柬埔寨的廠商,故2018年中美爆發關稅戰後,所受影響亦有限,今年特朗普重掌白宮,關稅政策進入2.0時代,更由上任針對中國,發展全方位、全球化加徵關稅。

副主席黃禧超接受本台專訪時表示,信星生產線十年前,慢慢由內地遷移至越南、柬埔寨,當日是因應客戶要求與關稅考量等。越南方面,由於跟歐盟有一個歐盟與越南自由貿易協定(EVFTA),鞋類產品可以免關稅進入歐洲。故此信星越南廠房接了很多歐洲訂單,至於美國訂單,就交信星的柬埔寨廠房負責。

他分析,因應美國施行對等關稅協議,目前墨西哥、加拿大、中國等首當其衝被加徵關稅,預期下一步將到歐盟、東南亞等地區,估計越南、印尼、馬來西亞、日本、台灣等均有可能被徵關稅,只是遲早問題。信星遂作出部署,過去一年將越南工廠生產線減少,改為增加柬埔寨生產線。今日越南生產線已減至13條,當中10條為小流水式生產線(concept line),餘下3條為傳統生產線(traditional line)。至於柬埔寨現有8條小流水式生產線,稍後將再增多2至3條,同樣是小流水式生產線。信星越、柬合計生產規模共有21條生產線,年產能為700萬雙鞋。

黃禧超指出,小流水式生產線特式是量少款多,有一定靈活性。今天客戶下單多為急單,返單與否視乎銷售情,賣得好就下急單,賣得不好就即時調整已下單量規模,已往傳統生產線要用半年時間規劃、安排生產,今天急單縮短至三個月或以下,有些甚至要求一個月內交付。由於要求靈活性,信星去年業績中毛利率減少至不足1%,最大因素是直接勞工佔比上升。

他補充,已往勞工屬多變成本(variable cost),如沒有新單可要求員工放假甚至辭退,今天已不可行。因應今天急單多,單量不穩定,收到急單要即時起貨,加上員工已是技術工人(skilled labor),信星多做客單價(ASP, Average Selling Price)高產品,這類產品具難度及要求高,對熟練工人需求大,信星要維持一定佔比的直接員工,才可營運生產線。結果令勞動成本由已往傳統生產模式的15%,反覆升至小流水線的25%,若要加班則進一步增至28%。

黃禧超表示,已往疫情期間買家願意付出較高單價,疫後市場萎縮,競爭加大,今年再要面對關稅問題,直接影響買家營銷,過去一年,大部分單價未能上調,唯有靠量多取勝,可是量沒有保證,買家遇不穩定因素,會將單量順延至下季,信星不能因單量波動而調整人手,只好努力去開拓新市場。

他說,信星過去一年努力整合品牌,已往三分天下為美國、歐洲、亞洲等市場,以早前公布業績計算,美國市場分額已縮至兩成多,目標是日後維持在1/4至1/5之間。美國訂單交柬埔寨生產,未來將加大當地生產線,或將部分單交衛星工廠負責。由於前期工序如物料裁剪(stitching)可交電腦處理,但車工仍要靠技術勞工,加上大量內地工廠搬去越南,目前在胡志明市附近,廠家之間競爭勞工情況嚴重。

黃禧超表示,信星努力整合品牌,因美國品牌如Wolverine、Merrell、CAT等,近年因關稅問題多了向南美、非洲、澳洲等供應商取貨,面對這轉變,信星非美國市場接單會交由越南生產,美國接單就由柬埔寨接,避免日後受關稅影響。他指,信星接多了歐洲新單,如法國行山鞋品牌Palladium,較受時尚年輕人喜愛;亦有Helly Hansen,Jack Wolfskin等德國品牌,後者主打行山鞋、健康安全(health and safety)鞋種,大部分為皮製鞋類。

信星早前公布截至去年9月半年業績,營業額跌14.9%至至3.26億元,業績轉盈為虧,錄得股東應佔虧損1297萬元。毛利率跌4.8個百分點至0.9%。黃禧超解釋,一方面因客戶去庫存,影響了對信星下單及營業額,同期要維持直接勞工數量,結果成本上升蠶食了毛利。過往集團以大量採購,降低物料成本,另多用電腦裁剪(Computer stitching)減少損耗以控制不良率(yield loss),未來要多增客源,加強生產線佈局,好方便客戶選擇。

他說,隨著美國關稅壓力增加,歐洲開始自強,這市場正慢慢改善中。歐洲鼓吹ESG,本地有一定認受性,單價可以較高,但就要求廠商符合歐盟認證。作為生產商,信星長遠要走自動化及綠色生產方向,否則接不到歐洲單。東南亞及其他市場( Asean and other countries)方面,相對受關稅影響較小,保護主義色彩不大,ESG認證不高。來自區內這方面的單亦是多交越南、柬埔寨生產,視乎客戶要求,客方想價廉就交柬埔寨生產,要效率高,質素好就由越南生產。個別市場如印尼、印度要求外商當地設廠生產才可內銷,部分客戶近日亦反映這問題,正考量對策。

黃禧超分析,今天越南生產線已趨成熟,當地工人最低工資已達每月300美元,信星已加至350美元,追近十至十五年前中國工人工資,當地亦有工會為員工爭取福利。短線信星要在供應鏈方面保持彈性,只有彈性才可以生存下去,信星以客戶品牌為先,只有客戶品牌存活,信星才可以配合,目前要視乎美國特朗普交易發展。去年信星忙於整合生產線、客戶群及產品多元化,多做ASP單價高產品,已漸見成效。今明兩年會發展自動化(automation),如更新機器,全力做ESG認證如改善碳排放改善、管理廢料、引入更多再生能源等,希望在企業、產品方面能做到可持續發展。

信星鞋業94年9月在港上市,當日招股價1元,2000年中國入世,集團布局越南生產線後,業績持續做出成績,股價曾於04年沖高至2.6港元,其後廿年股價於0.3元至2元之間上落,近日報0.84元,市值5.66億。

分析指,信星鞋業生產具挑戰,易受經濟周期影響,近年業績亦時有虧損,但信星屬淨現金公司,截至去年9月底,集團之現金及等同現金項目逾3億元,每年維持一定派息水平,獨立股評人David Webb仍然持股7%,顯示信星具備收息價值。面對今年全球關稅政策混亂情況,信星努力整合生產線、品牌、產品、市場,預期待美國關稅政策穩定後,應可迅速回復業務優勢。

訪問、整理:勞家樂

報道:張詩民

信星集團(1170)副主席黃禧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