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市公司專訪
節目簡介:
全面分析上巿公司業績,與負責人透徹對話。
主持人:
勞家樂2025-05-08
諾科達科技(519)管理層
現正播放: 足本播放 Play full episode
分段播放:
諾科達科技(519)管理層
收聽


諾科達科技前身是實力建業,今年2月通過改名以反映新業務定位。財務總監兼公司秘書陸珊接同本台專訪時表示,集團兩年前起部署進入科技相關賽道,當時覺得無人駕駛相關行業發展潛能大,遂於當年成立了子公司諾科達智駕,專門發展無人駕駛技術或者AI相關產品、服務等。經過兩年發展與實踐,更覺這市場確是潛力大,遂於今年年初正式將整個集團轉型,專注這個科技相關產業發展方向。
她指,集團過往的房地產業務如度假村及物業發展、物業投資、住宅單位及會所會籍等,已有一定發展及投資週期,諾科達會因應市場情況跟週期營運,未來適當地作調整。重申集團目標希望善用自己資產變現,或調整資源集中科技相關板塊業務。子公司諾科達智駕開發自動駕駛技術、產品多元化,可以應用到不同機械人與場景,如一些室外清潔、巡邏機械人,已可用到自動駕駛技術或AI智能,甚至一些大語言系統互動等技術。
陸珊分析,集團透過實踐,發現市場上很多工種缺人,可能跟本地人口老化有關,亦成了市場上的痛點。集團根據情況提供相關服務或機械人,如「小清」機械人主力從事清潔,目的不是要取代員工,只是提供協作,用機械人從事一些高危、重複性或厭惡性工作,減輕員工在這幾方面的壓力。保安方面,集團亦有推「小保」機械人,可解決一些重複、戶外或長期24小時工作,可於休息時間替代員工從事一些日常工作。
陸珊說,目前香港市場需要時間去接受及認知這新科技,集團遂推出一個多元化商業模式供試用、先租後買亦可,提供彈性是想讓客戶試用後,感滿意就容易作買入考慮,這亦一個新市場需要的過程。至於合約方面,諾科達在公營、私營兩方均獲合約,因為特區政府亦支持創科發展與應用,集團跟政府不同部門交流時常感受到這方面支持;私人機構由於有降本增效需要,願意一試的企業日多。
除開發本地市場外,諾科達亦正為出海部署,她希望將香港成功應用經驗複製到世界各地,集團已開設不同平台去開發目標市場如中東、澳洲、東南亞等地,世界各地對這類產品需求亦大,當然國際市場會面對不同地區法律、法規有異,需時慢慢交流,但海外地區客戶不少商討已開展了。
諾科達早前公布截至去年底半年業績,營業額下降35.2%至1446萬元,股東應佔虧損擴大1.1倍至7123萬元。新開及的自動駕駛業務營收36萬,虧損573萬元。陸珊分析,新公司成立兩年,市場反應不錯,至於何時盈利?集團認為需要一個成長期,但前景樂觀,集團設定不同目標,正全力以赴希望盡快達標,為投資者、股東等帶來正面進展。
子公司諾科達智駕首席營運官趙傑文表示,諾科達機器或廠方合作以內地為主,公司已落戶科技園,有自己團隊做技術研發,主要因應客戶需求、本地化提供解決方案。正如「小保」機械人設煙霧探測(smoke detection),由於香港不少屋邨、商場禁煙,公司因應這需求作專屬研發;另外不少香港商場門口限制擺放雜物,公司亦因應香港市場這獨有需求,研發相關AI系統賦能機械人巡邏,檢視室外擺放雜物情況。
他補充,一般室外清潔機械人跟隨特定路線作S字型巡掃。諾科達開發的「小清」較特別,開機後先作圓周式兜圈式掃周邊垃圾,然後進入巡掃模式,即識別到垃圾會前去自動清掃,因為機械人經過AI大模型輸入數據,可以識別到垃圾及處理。巡掃過程中,若遇到有人將垃圾踢開,機械人會追縱垃圾將之掃走直接完成指令為止;員工亦可用APP下達指令,要求機械人到特定地點掃走特定垃圾。
趙傑文說,諾科達開發的「小保」機械人,有能力處理員工最難處理的執法、勸阻工作。如屋邨有人聚賭,小保發覺下會到對方面前播出宣傳短片並發出警告,巡邏其他地方後回到現場,若發現情況未改善,就會重播影片及再發警告,通常一、兩次後聚賭民眾就會散去。用機械人好處是減少製造矛盾、衝突,故可用於禁煙場景,如「小保」發現屋邨有人違例吸煙,會上前勸戒,通常重覆一兩次引起街坊關注後,當事人常會自律地停止及離開。
他說,「小保」另一強項是巡視,以大埔一大型屋苑為例,兩名保安員每日要花2小時一同巡視及簽到。用了「小保」後,只要制定好巡視路線及個別簽到位,,「小保」到每一簽到位就會拍照傳回後台,保安員在總部可用APP即時看到,好處是保安員可在室內做到戶外巡視功效,亦可釋放另一個保安員去做其他工作。
趙傑文透露,諾科達正開發屋邨垃圾筒運輸機械人,利用機械人協助人類工作的優勢。今天屋邨垃圾桶大多是660 公升大型市政垃圾收集箱,需要兩個清潔員工拉動到垃圾站去,過程筒重、衛生情況差。諾科達開發機械人可自動搬運,以點對點模式進行,於每棟樓地下垃圾房開始,以叉車系統將垃圾筒搬垃圾房去,好處是釋放工人,亦可以達到職安健效果。
他指,諾科達智駕發展解決方案是以香港場景作考慮,如垃圾筒搬運,同類系統在內地主要用於室內倉儲,但公司將之發展成本地垃圾筒搬運正是在地化,關鍵是過程中要配合香港獨特場景與痛點,如屋邨地面凹凸不平,運輸過程中遇有人經過如何避開等,均是在地化特色之一。公司主力為不同場景,設計及生產合適方案,因應香港地小、客戶場景有一定限制,如何為他們設計出合適增效方案,正是考驗公司能力及展現諾科達價值所在。
諾科達科技前身實力建業,在本地掛牌三十多年。今年二月改名後,曾單日急升五倍至0.55元,創近六年新高,其後反覆回落至近0.106元,市值逾3億。
分析指,改名反映集團全面進入AI機械人業務賽道,配合年初DeepSeek浪潮,觸發市場投機活動。集團年初開幕位於無錫的「諾科達全球運營中心」展廳,展現一系列自動駕駛機器人應用不同場景,涵蓋智能清掃、智能巡邏、無人駕駛運輸、無人駕駛城市配送,以及智能搬運及智慧倉儲等;加上正與互聯網巨頭阿里巴巴(9988)合作,積極推動一站式線上營銷平台,將其AI機械人出海外,成功引起市場憧憬。市場關注未來諾科達科技能否在AI產業發展中高速成長,及盡早做出成績。
訪問、整理:勞家樂
報道:方嘉莉
她指,集團過往的房地產業務如度假村及物業發展、物業投資、住宅單位及會所會籍等,已有一定發展及投資週期,諾科達會因應市場情況跟週期營運,未來適當地作調整。重申集團目標希望善用自己資產變現,或調整資源集中科技相關板塊業務。子公司諾科達智駕開發自動駕駛技術、產品多元化,可以應用到不同機械人與場景,如一些室外清潔、巡邏機械人,已可用到自動駕駛技術或AI智能,甚至一些大語言系統互動等技術。
陸珊分析,集團透過實踐,發現市場上很多工種缺人,可能跟本地人口老化有關,亦成了市場上的痛點。集團根據情況提供相關服務或機械人,如「小清」機械人主力從事清潔,目的不是要取代員工,只是提供協作,用機械人從事一些高危、重複性或厭惡性工作,減輕員工在這幾方面的壓力。保安方面,集團亦有推「小保」機械人,可解決一些重複、戶外或長期24小時工作,可於休息時間替代員工從事一些日常工作。
陸珊說,目前香港市場需要時間去接受及認知這新科技,集團遂推出一個多元化商業模式供試用、先租後買亦可,提供彈性是想讓客戶試用後,感滿意就容易作買入考慮,這亦一個新市場需要的過程。至於合約方面,諾科達在公營、私營兩方均獲合約,因為特區政府亦支持創科發展與應用,集團跟政府不同部門交流時常感受到這方面支持;私人機構由於有降本增效需要,願意一試的企業日多。
除開發本地市場外,諾科達亦正為出海部署,她希望將香港成功應用經驗複製到世界各地,集團已開設不同平台去開發目標市場如中東、澳洲、東南亞等地,世界各地對這類產品需求亦大,當然國際市場會面對不同地區法律、法規有異,需時慢慢交流,但海外地區客戶不少商討已開展了。
諾科達早前公布截至去年底半年業績,營業額下降35.2%至1446萬元,股東應佔虧損擴大1.1倍至7123萬元。新開及的自動駕駛業務營收36萬,虧損573萬元。陸珊分析,新公司成立兩年,市場反應不錯,至於何時盈利?集團認為需要一個成長期,但前景樂觀,集團設定不同目標,正全力以赴希望盡快達標,為投資者、股東等帶來正面進展。
子公司諾科達智駕首席營運官趙傑文表示,諾科達機器或廠方合作以內地為主,公司已落戶科技園,有自己團隊做技術研發,主要因應客戶需求、本地化提供解決方案。正如「小保」機械人設煙霧探測(smoke detection),由於香港不少屋邨、商場禁煙,公司因應這需求作專屬研發;另外不少香港商場門口限制擺放雜物,公司亦因應香港市場這獨有需求,研發相關AI系統賦能機械人巡邏,檢視室外擺放雜物情況。
他補充,一般室外清潔機械人跟隨特定路線作S字型巡掃。諾科達開發的「小清」較特別,開機後先作圓周式兜圈式掃周邊垃圾,然後進入巡掃模式,即識別到垃圾會前去自動清掃,因為機械人經過AI大模型輸入數據,可以識別到垃圾及處理。巡掃過程中,若遇到有人將垃圾踢開,機械人會追縱垃圾將之掃走直接完成指令為止;員工亦可用APP下達指令,要求機械人到特定地點掃走特定垃圾。
趙傑文說,諾科達開發的「小保」機械人,有能力處理員工最難處理的執法、勸阻工作。如屋邨有人聚賭,小保發覺下會到對方面前播出宣傳短片並發出警告,巡邏其他地方後回到現場,若發現情況未改善,就會重播影片及再發警告,通常一、兩次後聚賭民眾就會散去。用機械人好處是減少製造矛盾、衝突,故可用於禁煙場景,如「小保」發現屋邨有人違例吸煙,會上前勸戒,通常重覆一兩次引起街坊關注後,當事人常會自律地停止及離開。
他說,「小保」另一強項是巡視,以大埔一大型屋苑為例,兩名保安員每日要花2小時一同巡視及簽到。用了「小保」後,只要制定好巡視路線及個別簽到位,,「小保」到每一簽到位就會拍照傳回後台,保安員在總部可用APP即時看到,好處是保安員可在室內做到戶外巡視功效,亦可釋放另一個保安員去做其他工作。
趙傑文透露,諾科達正開發屋邨垃圾筒運輸機械人,利用機械人協助人類工作的優勢。今天屋邨垃圾桶大多是660 公升大型市政垃圾收集箱,需要兩個清潔員工拉動到垃圾站去,過程筒重、衛生情況差。諾科達開發機械人可自動搬運,以點對點模式進行,於每棟樓地下垃圾房開始,以叉車系統將垃圾筒搬垃圾房去,好處是釋放工人,亦可以達到職安健效果。
他指,諾科達智駕發展解決方案是以香港場景作考慮,如垃圾筒搬運,同類系統在內地主要用於室內倉儲,但公司將之發展成本地垃圾筒搬運正是在地化,關鍵是過程中要配合香港獨特場景與痛點,如屋邨地面凹凸不平,運輸過程中遇有人經過如何避開等,均是在地化特色之一。公司主力為不同場景,設計及生產合適方案,因應香港地小、客戶場景有一定限制,如何為他們設計出合適增效方案,正是考驗公司能力及展現諾科達價值所在。
諾科達科技前身實力建業,在本地掛牌三十多年。今年二月改名後,曾單日急升五倍至0.55元,創近六年新高,其後反覆回落至近0.106元,市值逾3億。
分析指,改名反映集團全面進入AI機械人業務賽道,配合年初DeepSeek浪潮,觸發市場投機活動。集團年初開幕位於無錫的「諾科達全球運營中心」展廳,展現一系列自動駕駛機器人應用不同場景,涵蓋智能清掃、智能巡邏、無人駕駛運輸、無人駕駛城市配送,以及智能搬運及智慧倉儲等;加上正與互聯網巨頭阿里巴巴(9988)合作,積極推動一站式線上營銷平台,將其AI機械人出海外,成功引起市場憧憬。市場關注未來諾科達科技能否在AI產業發展中高速成長,及盡早做出成績。
訪問、整理:勞家樂
報道:方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