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節目 | 上市公司專訪(2025-10-30) - RTHK
A A A
氣溫 濕度
新聞重溫 可重溫過去12個月的新聞

新聞節目

分享工具 facebook
上市公司專訪
上市公司專訪
節目簡介:
全面分析上巿公司業績,與負責人透徹對話。
主持人:
勞家樂

2025-10-30
美亞娛樂(391)執行董兼行政總裁李燈旭

現正播放: 美亞娛樂(391)執行董兼行政總裁李燈旭
分段播放:
美亞娛樂(391)執行董兼行政總裁李燈旭  收聽facebook
美亞娛樂資訊主要從事電視業務、電影放映、電影版權授出及轉授、影院業務、演唱會籌辦活動、在線視頻、影音產品形式銷售及發行電影及節目等。早前公布截至今年三月底止上財年業績,營業額下跌6.4%至1.1億元,股東應佔虧損擴大1.6倍至5668萬元。年內,毛利率下跌38個百分點至10.1%。

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李燈旭接受本台專訪時分析,今天電影製作整體成本上升,各環節成本較以往持續上升,但同期香港電影總票房其實沒有太大增長,仍然維持每年平均十多億元水平,仍未回復到疫情前近二十億水平。另一問題是公司以前一些傳統收入渠道如VCD、DVD、藍光發行及電視播映權收入等,近年持續縮減,至於新出現的串流媒體平台,儘管提供一定新收入,但未能填補其他方面的減少。

他補充,串流平台有其自身限制,今天內地數個主要串流平台,他們出價買片、買內容,已較初期平台湧現時下降。因為串流平台本身需要很多流量,亦需要大量內容,但他們不可能不斷買入內容,也要看收入,故此平台不會有無限資源買內容,早前他們靠廣告收入,但發現很難收支平衡,近年開始發展收費會員,但以最成功的國際串流平台Netflix為例,對方也是上客十多年後,這面業務才收支平衡,相比之下內地串流平台在未獲利情況下,要他們不斷花錢買內容是不切實際。

製作方面,今天美亞娛樂中港電影製作兩邊繼續,即港產片繼續開拍,內地製作方面,相較從前製作合拍片,美亞今後會更專注製作國產片。李燈旭分析,以往合拍片內容尷尬,既是香港題材,又想內容上接到內地地氣,這種尷尬成了四不像,即定位不清晰。未來美亞會將製作分國產片跟港產片兩條線製作。未來製作希望國產片、港產片每年可出品一至兩部,總計每年二至四部,但主要看市場環境及公司開戲進度。

他承認,香港電影難做,但不代表沒有生存空間。近年好的電影或話題之作電影,仍會有好的票房,如早前《破。地獄》、《九龍城寨之圍城》,由於有亮點在內地亦獲得不錯票房,更在海外獲得不同關注,關鍵是如何去做出這樣的好電影出來。在內地港產片主要市場是華南地區,以廣東省為例,其觀眾市場是香港十倍以上,故港產片製作應圍繞自己優勢、特色,給不同地方觀眾看到他們想看的「港產片」。
李燈旭說,美亞製作主要看市場需求。公司從前做發行、後來加入製作、由港產片到合拍片,並於內地發展院線,全因應市場需求而作出轉變。這轉變近月亦在李燈旭身上出現,本身是美亞娛樂資訊行政總裁的他,近月處女完成執導及攝製首部電影《女兒²》,找來了陳柏霖、余香凝、太保、張武孝及羅莃荋等演出,故事講述一對夫妻經歷家庭創傷後,試圖重拾關係的溫情故事。
他指今天要開拍港產片,成本計算及風險評估最重要,慶幸近年多了電影發展基金參與,但公司仍努力物色志同道合、對香港電影有信心及目標相近的合作方投資,一起承擔風險與製作出好的香港電影。《女兒²》目前處於剪接階段,完成後會先參展海外以取得國際關注。因為小本電影製作,在宣傳、發行費用投入少,演員知名度亦有限,參展海外是另一種方式獲得各界關注,更重要是讓各地觀眾看到港產片,若有幸獲獎項更是一種肯定,亦有利日後在香港及內地上映。

今天美亞製作電影,票房仍然是收入主力,其餘DVD、藍光、串流平台等亦會有收入。李登旭表現,美亞娛樂未來會引入電影角色IP授權業務,進一步多元化收入來源。他解釋,公司一直有做版權授權,未來想發展IP電影角色授權,即將電影中的角色獨立出來。美亞目前設有AI部門,主力研發平台幫助電影創作或加快製作流程,如寫劇本進度、前期籌備工作、繪畫概念設計圖、簡單電影分鏡圖(storyboard)等,應用AI可以加快進度、降低時間成本。

他指,未來希望透過AI平台將電影角色獨立出來,透過AI令角色可以跟觀眾互動、聊天。因為電影中的角色、內容受制於電影片長90-120分鐘,觀眾若要跟角色聊天,其內容受制於電影中情節部分,公司希望保留這部分,再將角色人物性格、背景深化,衍生成一個AI角色跟觀眾互動聊天,希望儘快推出跟大家見面。

李燈旭指,發展IP產業要看可以衍生出多少商品價值,今天各項影視內容也叫IP,但其實不是所有IP均可以產生額外價值,只有具影響力IP才可以。美亞繼續致力開發一些可以產生影響力的作品出來,並不局限於真人演出電影,亦包括動漫製作。美亞目前用AI做動漫背景或前期籌備,但要做出一部高質素動漫長片,目前仍未是時候。

他相信AI技術正不斷進步,預期不久之將來,應該可以在前期開發、籌備方面提供不少助力。至於劇本創作則仍然要靠人創作,不可全部交予AI。他相信,電影創作要獲得大回響,就要有話題性,要結合當下人們關注的熱點,如社會問題或是大家關注未來發展趨勢等,這些東西要由導演、編劇主創,再交予AI創作,主導者仍然是要由人負責,可能未來五至十年後可以交由AI創作,但這刻仍需要由人創作為主。

至於近期火熱的手機短視頻市場。李燈旭指,美亞早前亦曾製作,美亞亦跟抖音合拍過一次,對方有份投資,成功吸引流量。可是今日火熱的短劇市場,真正獲利者不多,關鍵是看製作方跟平台關係,如何獲得平台流量支持。

美亞娛樂93年10月在港主板上市,過去三十年股價在0.073元至1.42元上落。只在1997及2015年兩度沖高至1.4元,主要反映回歸前後港產片強勢及2015年進軍內地院線、旗下「美亞天天在線」內地推出網絡電視手機應用程式帶來憧憬。近年因香港電影市道不振、內地市場競爭大,美亞股價向下亦反映這境況。近日報0.102港元,現價市值6.04億。

分析指,早年美亞較側重發展內地市場,經歷三年疫情後,公司開始打造創新內容及更具影響力的角色IP,未來除了國產片,還會增加港產製作,期望與新晉導演合作,培育新晉電影人才,通過他們作品,打做出具香港特色的電影。技術方面亦努力引入AI,希望降本增效之餘,能在持續經營傳統業務同時,採用創新方案以應對市場變化。

訪問、整理:勞家樂

報道:方嘉莉

美亞娛樂(391)執行董兼行政總裁李燈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