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節目 | 上市公司專訪(2023-09-07) - RTHK
A A A
氣溫 濕度
新聞重溫 可重溫過去12個月的新聞

新聞節目

分享工具 facebook
上市公司專訪
上市公司專訪
節目簡介:
全面分析上巿公司業績,與負責人透徹對話。
主持人:
勞家樂

2023-09-07
香港航天科技集團(1725)副總裁兼技術總監胡明遠

現正播放: 足本播放 Play full episode
分段播放:
香港航天科技集團(1725)副總裁兼技術總監胡明遠  收聽facebook
香港航天科技集團前身恆達科技控股,是一家總部位於深圳的電子製造服務供應商,組裝和生產印刷電路板及全裝配電子產品提供綜合製造服務。2021年初易主,並於同年六月更改名為香港航天科技集團。

副總裁兼技術總監胡明遠接受本台專訪時介紹,香港航天科技集團是一間衛星製造、測運控應用的公司,業務涵蓋了衛星全鏈條的業務,基本概念是從衛星製造、衛星測運控、衛星應用以及衛星發射場等相關業務均涉及。目前集團在將軍澳擁有自己衛星製造中心,面積二十萬平方尺,涵蓋了衛星由基本零部件組裝到集成加工,衛星整體設計、製造、測試等,集團業務相當於從衛星的一個零部件到衛星整個出廠,均可在將軍澳衛星製造中心內完成。

他指,衛星完工後,下一步任務是將之發射入軌執行其任務。集團也佈局衛星發射場相關工作,這屬後期發展,目前仍在積極推進。當衛星入軌也需要即時狀態監測,及觀察到它正常正式運行軌跡,這就是行衛星測運控。集團在將軍澳也建立了一個衛星測運控中心,可在地面發射指令,跟在軌衛星聯繫後獲取信號,衛星也能取到任務指令後進行相關位置的拍攝啊,或是提取資料數據供智慧城市應用分析。香港航天科技集團也成立了自己的衛星應用中心,可取相應衛星的一些分析資訊或者數據,應用及服務於粵港澳大灣區、甚至面向全球,應用服務如氣象、交通日常出行及環保,如山體防火、沉降等數位化、智慧化應用。

胡明遠分析,香港有能力及條件發展衛星產業,因從製造成本著眼,由於衛星涉及很多零部件,每顆衛星用上數千或以萬計單位零件,需要進出口或採購,亦會涉及關稅。由於香港屬自由貿易區,零關稅,令採購零部件及相關製造成本節省了很多。集團統計過,相對於別的製造場地選擇,香港設廠基本上可省22%或以上的成本。香港亦方便輸入高尖端元件,因香港跟全球有一個很好的物流體系。這兩項關稅及地緣優勢,加上面向全球及有很好的物流基礎,令衛星製造省了一定時間成本。

他特別歡迎香港近年推出很多人才政策,有利吸引有更多相關行業、專業背景精英加入公司團隊。還有是香港各大學有相關專業技術儲備,如中文大學有衛星遙感資料影像處理方面專業,理工大學有衛星製造零部件相關專業,港大、科大都有衛星相關小微型製造、衛星天線封裝(Antenna-in-package,AIP)總裝設計等。香港院校在太空科學方面有很豐富的學生、專家、教授等知識儲備,已往沒有對應企業跟他們直接進行產學研對接,集團現在跟很多本地大學生提供實習機會,畢業後也可以加入工作,加上香港面向全球,有潛力招到更多相關專業人才。

美國太空探索企業SpaceX開發的「星鏈」工程,成為近年民營航天產業成功表表者。胡明遠指,集團現有金紫荊星座、未來尚有一個極光星座,涵蓋了遙感衛星及雷達衛星,亦涉及通訊衛星,未來集團會發展「通導遙」一體化。就是通訊衛星、導航衛星、導航增強衛星、以及遙感衛星作一個融合態式發展。他指集團至今已成功為「金紫荊星座」項目發射12顆衛星,計劃本年底至2026年期間製造及發射「金紫荊星座」項目下的其餘衛星。整個金紫荊星座面向粵港澳大灣區,服務灣區內智慧城市的生活,可以如「星鏈」般提供衛星互聯網服務。

他補充,集團金紫荊星座佈局,不光是有對地觀測的這種遙感應用服務,同時也有星間鏈路,這種接駁通信服務概念是逐步從基本衛星遙感資料應用,發展到一個通道、一體化的星座項目,故集團旗下的星座項目也具備一定競爭力。今天SpaceX「星鏈」工程衛星數量較多,具其優勢,但集團相信商業航天這行業賽道越來越廣闊,樂見更多企業或行業參與,令整個商業航天發展應用面日廣。

提到客戶接單情況,胡明遠指不太方便說,但重申衛星製造工廠已建好,目前處於集中封閉測試階段,當中衛星設備和相關環境,衛星零部件測試工作正有序進行。亦有洽談一些衛星訂單,集團已有金紫荊星座,也有自己發射計劃和建設基礎任務,發展同時亦會接外面訂單進行正常商業化。他預計明年初會有金紫荊星座的一箭四星,當然自己衛星製造工廠的相關測試工作可能都會參與其中,整體繼續有序推進。

他指,集團客戶不會局限於單一地方(內地),而是面向全球的,且會結合不同的應用需求,即全球客戶使用者下單亦接受。

早前拜登政府推出科技「限投令」,他指,目前未見有任何影響,因集團有自己團隊,且已有十幾顆星在軌,對於相關技術、解決方案,集團亦有完善零部件採購體系。在這樣前提下,集團從衛星製造、應用、測控等全站式一體化服務,應可做到自給自足、獨立發展沒有問題。未來由於衛星科技及商業航天產業屬高度競爭,集團覺得未來可能會有一些零部件採購會受到限制,但目前對集團整體衛星平台、衛星應用是沒有任何影響的。至於晶片方面,集團採用的不是傳統大家常使用的小納米晶片,完全可做到自給自足,亦擁有一定技術儲備。

香港航天科技集團前身恆達科技控股,2018年8月在港上市,當日招股價1.75港元。掛牌後兩年多,股價於1至2元上落。2021年初易主,並改名為香港航天科技集團。復牌後股價曾急升至50元,其後兩年股價於4元至42元上落,近日報6.5元,市值19.9億。

分析指,香港航天科技是香港首家正式營運中國之衞星發射、製造及應用之企業。集團開發星鏈工程項目「金紫荊星座」,現時至未來共製造112顆低軌高頻衞星,將其發射和進入預定軌道,服務於港澳大灣區,涵蓋智慧城市及農業物聯通訊和監察之用。國際市場研究機構估計至2040年,全球航天產業市場經濟規模達1萬億美元,香港航天科技能配合中國在航天技術發展,支持其商業模式運作,未來前景可期,但短線仍屬投入期,投資者要有具備長綫持有目標及心態。

訪問、整理:勞家樂

報道:李意琴

香港航天科技集團(1725)副總裁兼技術總監胡明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