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節目 | 上市公司專訪(2025-11-13) - RTHK
A A A
氣溫 濕度
新聞重溫 可重溫過去12個月的新聞

新聞節目

分享工具 facebook
上市公司專訪
上市公司專訪
節目簡介:
全面分析上巿公司業績,與負責人透徹對話。
主持人:
勞家樂

2025-11-13
網龍(777)副主席梁念堅

現正播放: 網龍(777)副主席梁念堅
分段播放:
網龍(777)副主席梁念堅  收聽facebook
網龍(777)成立於1999年,總部位於福建福州。主要開發營運大型網絡遊戲及教育產品。受歡迎網絡遊戲有《魔域》及《征服》。07年底在港創業板上市,翌年後轉至主板買賣。早前公布截至6月止半年業績,營業額下降27.9%至23.81億人民幣;股東應佔溢利跌92.5%至3000萬元。期內整體毛利率升2.9百分點至69.5%。當中遊戲業務佔營業額73%,教育業務Mynd.ai佔餘下近27%。

副主席梁念堅接受本台專訪時表示,網龍近年全面擁抱AI,努力落實「AI+遊戲」和「AI+教育」戰略。AI應用正賦能於網龍現有遊戲及教育業務,公司只是努力引入更多不同科技,希望令遊戲與教育產品跟對手不同,突顯其競爭力。這亦回歸到網龍初期決定業務方向初心,因為遊戲跟教育這兩產業,其實有共通點。當年AI還沒開始,要做遊戲就需要大數據,需要了解玩家喜好,才能做出漂亮內容;教育亦一樣。故網龍骨子裡其實是一家科技公司,歷年投資不同科技,最終目標是將其行業化。

他指,網龍應用AI首見功效於降本。公司總部在福州,當年買入土地想吸納更多人手,今天應用AI後發現方向已有相反,可能人手越少越好。網龍發展AI逾25年,當年條件不成熟,如GPU晶片不夠。今天公司用AI生產遊戲中的畫面、藝術設計、 編程(Coding),其中30-50% 編程已交AI負責。除降本外,最重要就是做遊戲產品時,透過AIGC 或用AI可以開發一些非玩家角色(NPC)等,教導及陪伴玩家遊玩,他估計隨著AI發展成熟,日後遊戲設計應也可做到。

至於教育方面更甚。梁念堅表示,這跟網龍的初衷有關,網龍當年發展教育產品,除了因為上市公司要賺錢外,但更大理想是想解決全世界教育不公平情況,希望用科技去收窄這障礙。過往互聯網下,教育資訊可以傳到偏遠地區,但老師質素或供應仍難解決,如香港老師不會到非洲教學,現在用 AI就可以解決這問題。

他補充,網龍教育產品最多是全球課室內的互動觸控顯示屏(interactive panel),今天多是4K顯示屏幕,背後有開源直播軟件(OBS)處理器。兩年前AI出現,公司將整個設計更改, 將OPS抽出,改用視窗(Windows)、MacOS或Android,方便將AI放入協助老師課堂教書。AI鏡頭下可以留意學生學習及老師教書情況,其情緒辨識(Emotion Capture)能關注學生認知進度,從而提點老師作進一步補充等,做到教與學兩方高效,有助解決教育不公平(inequality)。因為不公源自學校小班教學與精英老師,未來透過AI ,大部分老師均是精英老師,更能高效授課及關注學生進度。

近年網龍除投資AI外,尚有區塊鏈(blockchain) 及web3項目。梁念堅指,市場上多數只知網龍發展遊戲與教育產品,大家並不知網龍亦有投資其他項目如虛擬貨幣,當然論規模不及MicroStrategy(MSTR)大,可是網龍亦投了不少參與虛擬貨幣的風投(VC)項目,也買入不少以太坊( Ethereum),至今表現不俗。他解釋參與這些投資是寓學習於投資,好了解區塊鏈等運作,從而利用科技協助產品開發。

他透露近期網龍投資了兩間杭州初創:其中一間是帥庫,在內地從事直播多年,近期更發展至團播,甚至有女團播、男團播等,增長率非常好,當中用上很多AI技術。已往直播靠人,今天已結合AI,未來甚至有可能全AI直播,網龍看好這產業前景。另一間入股的杭州企業Rokid (靈伴科技),早期開發AR眼鏡,近年轉型發展AI眼鏡。網龍對VR眼鏡看法有保留,認為用家配戴不舒服,用電大亦是挑戰。可是這間被喻為杭州第七小龍公司Rokid,公司看好其新技術,特別是新推AI眼鏡在港試用後,各界評價理想,因可以用廣東話使用AI。網龍相信Rokid產品,日後亦可應用於公司產品上。他舉例,日後老師在課室戴著Rokid眼鏡,看著大屏幕教書,所準備教材可上載至眼鏡中,老師可以邊走邊講,無須連接(untethered)於大屏幕,上課過程中,AI可以提點遺留,老師透過這些硬件協助,教學能夠更高效。

梁念堅分析,網龍在教育產業發展過去只做K12教育,即幼稚園、小學到中學課程。AI令很多應用到發展至大學及職業培訓方面。網龍近月在泰國跟當地政府合作,政府有「國家議程」(National Agenda)推動在職培訓,這不單在泰國、東南亞、非洲其他國家亦有需求,這些市場最大的挑戰是職業培訓導師與課程(content)不足,遂為網龍提供了一個新賽道。

他指,網龍亦將區塊鏈(block chain)及web3科技應用於在職培訓產業,AI令個人職業生涯日後每幾年會轉職一次,終生學習變得重要。公司進軍泰國,為職場人士提供在職培訓,如為旅遊、醫療業界教授英文、中文等,未來將擴大至新產業如電能車( EV)、晶片(Semiconductor)等。網龍利用AI做再培訓,如學員下載APP時,根據其需求、喜好推送新聞、資訊等,課程部分免費、部分收費。亦會引入「邊學邊賺」(Learn and Earn)模式,用戶完成課程後可獲微證書(Micro-credential)及代幣(Token ),後者日後可用作購買他教育產品,有這誘因加強其學習動機,從而形成一個健康生態圈(Ecosystem)。未來網龍可以2G(政府)、2B、2C發展,首先滿足政府層面,接著跟企業合作,微證書在區塊鏈下有智能合約作用,可作求職用途;另外老師開發了課程亦可以NFT方式,放入區塊鏈世界內。泰國的發展模式其實亦適合香港應用,令實體課程上線外,亦可上鏈去。

網龍旗下創奇思早前跟中科聞歌合作。梁念堅指,聞歌自中科院出來的,AI技術含量高;對方想出海,但對海外市場不熟。相反創奇思在港多年營運,曾做過很多APP如安心出行、港鐵、機場及政府項目,熟悉本地及外國市場,有力將產品本土化(localize)。兩間公司合作可發揮聞歌技術、創奇思場景及實踐執行(implementation execution)能力,日後聞歌在中國以內產品主力跟創加思共同發展。

中國AI以開源式(open source)發展,突顯了中國和美國之間分別性。他個人認為中國走開源模式聰明,因為中國融資能力不及美國強,今天大家看open AI估值天高,日後賺錢能力成疑;中國因種種原因,如不夠GPU算力,研究大語言模型時被逼算法創迎,當中可能犧牲部分精准度,如 OpenAI 用 16 fps,內地DeepSeek只能用 8fps。儘管精准度有距離,但透過開源發展,未來中國應用層面更快、更多,成本如用電、用雲更平。網龍曾在教育產品上用Gemini、OpenAI,發現成本高DeepSeek數倍。考慮成本因素,預期DeepSeek會較適合很多發展中國國家、如帶路的非洲、東南亞及部分東歐國家。

網龍07年底在港上市,當日招股價13.18港元,過去十八年股價在2元至36元之間上落,近日報11.94元,現價市值近63億,預測市盈率10.5倍,預測周息率近8厘。

分析指,網龍遊戲營運穩定,透過「AI+遊戲」戰略,引入AI伴遊功能,有望降低開發成本並提升遊戲體驗。教育業務Mynd.ai受到美國關稅影響,正面臨經濟不確定性及市場需求調整,但網龍積極佈局線上教育,尤其是AI應用方面,加上跟泰國等政府開發K12線上教育的以外的在職培訓市場,這將是更大、更具潛力市場,AI賦能下,兩大業務漸見成效,前景亦被看好。

訪問、整理:勞家樂

報道:張詩民

網龍(777)副主席梁念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