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市公司專訪
節目簡介:
全面分析上巿公司業績,與負責人透徹對話。
主持人:
勞家樂2025-08-28
陽光房地產基金(435)管理層
現正播放: 陽光房地產基金(435)管理層
分段播放:
陽光房地產基金(435)管理層
收聽


陽光房地產基金06年底由恒基系分拆上市,主要業務為擁有及投資於可提供收入之香港寫字樓及零售物業,目標是為基金單位持有人提供定期和穩定的現金分派,其物業組合由十多項位於香港的寫字樓及零售物業組成。
早前公布截至6月底止中期業績,收益錄3.91億元,按年跌4.8%。物業收入淨額下跌5.4%至3.07億元,可分派收入按年下降1.8%至近1.69億元。中期每基金單位分派9.1仙,年度化分派收益率為8.1%。
首席策略官及資產管理聯席主管沈頌華接受本台專訪時指,下半年續租或新租正在商討中,不論在是寫字樓或零售商舗,普遍感受到壓力,因為今天民生經濟未算太好,陽光房地產傾向商討續租時候減租少少以留客,好維持一定出租率,認為這才是最好策略。這模式亦跟上半年相若,儘管上半年營運有壓力,但基金利息支出方面按年下跌一成四,估計下半年只要可以按年再節省一些,在營運收入跟利息支出兩方面平衡,仍然可以保持穩定分派。
她指焦點物業大新金融中心,近年多了金融行業租用。這類客租約期較長,通常是六年甚至逾十年。以大新金融中心為例,大新銀行(2356)進駐後,產生一定協同效應,其後相繼亦有多間金融機構租用,如銀行業、相關貸款公司及資產管理公司等,成功穩住出租率。
沈頌華分析,陽光房地產目前管理的寫字樓組合,當中分三類:除了有大新金融中心這類甲級(grade A)項目外,亦有部分乙級(grade B)項目位於上環等,近月見這部分租客經營辛苦,可能因本土經濟差,員工只有數人的公司如從事貿易(trading),或小型會計師、律師樓等開始搬走,預期這板塊未來數月仍需要時間填補;但第三類樓面主打樓上零售、服務性行業如美容等,基金在彌敦道有兩座,另外元朗亦有。這類物業出租情況不錯,儘管個別租客結業,亦有新力軍接力,成為近期市道亮點。
她補充,陽光房地產旗下物業增值持續,好保持物業「儀容」般,旗下不同大廈有不同策略,例如灣仔大新金融中心、上環Strand 50項目有綠色認證。過往曾有租客表示,原先租用的物業沒有綠色認證而要搬走,因為這是總部指令,故此租戶租用大新金融中心,可以滿足這方面要求。另外,今天各行業增加收入難,傾向節省營運開支。陽光房地產過去半年引入不少物業科技(ProTech),如晚上用感應器(Sensor)開關電梯、IP Cam監察有否他人經過,盡力用科技減省晚上保安員巡樓、清潔等要用人的工種或繁複工序等,希望逐漸減少有關開支。
提到商場物業方面,沈頌華指,陽光房地產旗下有三大商場,各有不同定位與表現。其中將軍澳新都城一期,位處寶琳站,距關口遠,只靠區內居民消費支持,上半年人流穩定,按年微跌少少,但租戶仍應吃力,估計主要因為人流維持,但大家減少在港消費減,部分原因可能是預留作北上消費。至於上水中心購物商場則是另一景象,基金原先預期上水客源北上,但同期南下客源亦見增長,加上上水中心有其特色,物業組合內有一條銀行街,原來內地客愛親身南下處理財務,他們愛到銀行街去。上市中心亦受惠不少,因為內地客南下到銀行後會於區內飲食、購物,令上水中心人流與消費不俗。
至於年前收購回來的西九匯,她分析項目樓面較小,主力以教育為主題,基金亦維持這主題定位,可是就算是教育客群,租客組合亦在變,已往主力注重補習中英數,今日多了另類學習,如教豎琴、跆拳道、琴期書畫皆有,主力滿足今天小朋友各項興趣需要。
財務及投資者關係總監葉美鈴表示,近期大股東恒地(12)增持陽光房地產股權至22%,除了享有基金單位分派外,陽光房地產營運仍然獨立,雙方亦有合作空間,如基金亦有參與恒地H Coins計劃,陽光商場客戶消費亦可以將積分記入H Coins,同樣相關H Coins dollar亦可以在陽光旗下商場消費,藉以產生協同效應。
她指,陽光房地產在收購或出售資產方面,一直保持「資產再循環」概念。因為作為REITs公司,陽光除了要努力將物業升級外,亦要考慮補充。物業收購方面,基金可以考慮母公司恒地資產,但相關買賣會涉及關連交易。但市場上仍有不少合適物業可供考慮,重點是營運以收租為主。融資成本早前隨港元同業拆息(HIBOR)回落,近日有所回升,基金對利率敏感,故亦受惠不少。
葉美鈴分析,上半年基金利息支出按年少14%,變相有利基金要進行收購。基金分析寫字樓方面,本地空置率仍然處於高水平,估計要到2027年新增供應才會回落。近日市場上淨吸納量主要來自金融服務客,故陽光房地產對寫字樓收購會相對審慎,始終空置率高,要搵一些有實力租戶回來有困難。
反而零售物業,基金看法較長遠。她指,零售租戶組合重要性大,基金可以透過資產增值工程去提升整個商場形象、人流,故做資產配置或收購考量時,有合適商場亦會考慮。以2023年收購回來的西九匯為例,賣點是鄰近地鐵站或直駁地鐵,以民生區營運為主,正符合陽光房地產資產配置要求。
葉美鈴指,物業市況有高低,亦影響了基金公允值。公允值只影響陽光房地產稅後盈利虧損,但不影響實質派息,因公允值只是一個非現金調整。陽光房地產近年派息較穩定,目前收益率亦有八厘左右,在今天股市內亦是一個吸引選擇。
她重申,今天利率升跌非基金最大關注,反而是營運上成本如工資上漲壓力反而更大。基金整體債務55%做了固定息率(利率對沖合約),餘下浮動利率佔45%。下半年整體市場已預計美國會輕輕減息,由於逾半利率支出已鎖定,只有四成多屬浮動,下半年利率風險應不用太擔心。加上基金近年多做了可持續金融發展工具。自2020年起,跟不少銀行發展這方面融資,如加入減排(KPI)目標,銀行參考基金營運、能源消耗、物業綠色認證、回收率提升等達標,貸款利率方面亦會稍為降低。
四月開始滬深港通加入REITs互通,葉美鈴指新措施有助加強兩地REITs流通量及成交,陽光房地產基金持歡迎態度,認同可擴大不同投資者基礎。由於基金每半年派息,收益率亦較穩定,相信對北水有一定吸引力。唯一門檻是要符合最低50億市值要求,今天基金市值38億,如果日後降低這門檻,預期受惠基金會更多。
陽光房地產基金06年底由恒基系分拆上市時,每單位作價2.6港元,只在08年金融海嘯期間曾跌至0.9元低位,其後隨著美國減息及量寬,低息環境下令基金股價反覆上升至2019年的高位6.3元。之後遇上疫情及美聯儲暴力加息,股價拾級而下跌至去年1.6元水平,今年隨恒指回升上2.31港元,近日報2.19元,市值38億。
分析指,基金可分派收入要視乎營運方面,香港經濟及零售市場逐漸復甦,基金旗下商場屬民生所需,料能持續受惠;至於寫字樓物業,甲級商廈大新金融中心出租表現優於行內,乙級正轉型服務行業求變。至於蠶食分派的利息支出,由於下月可能再度進入美國減息周期,預期基金亦會受惠,由於周息率吸引,有利資金吸納作防守性部署。
訪問、整理:勞家樂
報道:羅宇光
早前公布截至6月底止中期業績,收益錄3.91億元,按年跌4.8%。物業收入淨額下跌5.4%至3.07億元,可分派收入按年下降1.8%至近1.69億元。中期每基金單位分派9.1仙,年度化分派收益率為8.1%。
首席策略官及資產管理聯席主管沈頌華接受本台專訪時指,下半年續租或新租正在商討中,不論在是寫字樓或零售商舗,普遍感受到壓力,因為今天民生經濟未算太好,陽光房地產傾向商討續租時候減租少少以留客,好維持一定出租率,認為這才是最好策略。這模式亦跟上半年相若,儘管上半年營運有壓力,但基金利息支出方面按年下跌一成四,估計下半年只要可以按年再節省一些,在營運收入跟利息支出兩方面平衡,仍然可以保持穩定分派。
她指焦點物業大新金融中心,近年多了金融行業租用。這類客租約期較長,通常是六年甚至逾十年。以大新金融中心為例,大新銀行(2356)進駐後,產生一定協同效應,其後相繼亦有多間金融機構租用,如銀行業、相關貸款公司及資產管理公司等,成功穩住出租率。
沈頌華分析,陽光房地產目前管理的寫字樓組合,當中分三類:除了有大新金融中心這類甲級(grade A)項目外,亦有部分乙級(grade B)項目位於上環等,近月見這部分租客經營辛苦,可能因本土經濟差,員工只有數人的公司如從事貿易(trading),或小型會計師、律師樓等開始搬走,預期這板塊未來數月仍需要時間填補;但第三類樓面主打樓上零售、服務性行業如美容等,基金在彌敦道有兩座,另外元朗亦有。這類物業出租情況不錯,儘管個別租客結業,亦有新力軍接力,成為近期市道亮點。
她補充,陽光房地產旗下物業增值持續,好保持物業「儀容」般,旗下不同大廈有不同策略,例如灣仔大新金融中心、上環Strand 50項目有綠色認證。過往曾有租客表示,原先租用的物業沒有綠色認證而要搬走,因為這是總部指令,故此租戶租用大新金融中心,可以滿足這方面要求。另外,今天各行業增加收入難,傾向節省營運開支。陽光房地產過去半年引入不少物業科技(ProTech),如晚上用感應器(Sensor)開關電梯、IP Cam監察有否他人經過,盡力用科技減省晚上保安員巡樓、清潔等要用人的工種或繁複工序等,希望逐漸減少有關開支。
提到商場物業方面,沈頌華指,陽光房地產旗下有三大商場,各有不同定位與表現。其中將軍澳新都城一期,位處寶琳站,距關口遠,只靠區內居民消費支持,上半年人流穩定,按年微跌少少,但租戶仍應吃力,估計主要因為人流維持,但大家減少在港消費減,部分原因可能是預留作北上消費。至於上水中心購物商場則是另一景象,基金原先預期上水客源北上,但同期南下客源亦見增長,加上上水中心有其特色,物業組合內有一條銀行街,原來內地客愛親身南下處理財務,他們愛到銀行街去。上市中心亦受惠不少,因為內地客南下到銀行後會於區內飲食、購物,令上水中心人流與消費不俗。
至於年前收購回來的西九匯,她分析項目樓面較小,主力以教育為主題,基金亦維持這主題定位,可是就算是教育客群,租客組合亦在變,已往主力注重補習中英數,今日多了另類學習,如教豎琴、跆拳道、琴期書畫皆有,主力滿足今天小朋友各項興趣需要。
財務及投資者關係總監葉美鈴表示,近期大股東恒地(12)增持陽光房地產股權至22%,除了享有基金單位分派外,陽光房地產營運仍然獨立,雙方亦有合作空間,如基金亦有參與恒地H Coins計劃,陽光商場客戶消費亦可以將積分記入H Coins,同樣相關H Coins dollar亦可以在陽光旗下商場消費,藉以產生協同效應。
她指,陽光房地產在收購或出售資產方面,一直保持「資產再循環」概念。因為作為REITs公司,陽光除了要努力將物業升級外,亦要考慮補充。物業收購方面,基金可以考慮母公司恒地資產,但相關買賣會涉及關連交易。但市場上仍有不少合適物業可供考慮,重點是營運以收租為主。融資成本早前隨港元同業拆息(HIBOR)回落,近日有所回升,基金對利率敏感,故亦受惠不少。
葉美鈴分析,上半年基金利息支出按年少14%,變相有利基金要進行收購。基金分析寫字樓方面,本地空置率仍然處於高水平,估計要到2027年新增供應才會回落。近日市場上淨吸納量主要來自金融服務客,故陽光房地產對寫字樓收購會相對審慎,始終空置率高,要搵一些有實力租戶回來有困難。
反而零售物業,基金看法較長遠。她指,零售租戶組合重要性大,基金可以透過資產增值工程去提升整個商場形象、人流,故做資產配置或收購考量時,有合適商場亦會考慮。以2023年收購回來的西九匯為例,賣點是鄰近地鐵站或直駁地鐵,以民生區營運為主,正符合陽光房地產資產配置要求。
葉美鈴指,物業市況有高低,亦影響了基金公允值。公允值只影響陽光房地產稅後盈利虧損,但不影響實質派息,因公允值只是一個非現金調整。陽光房地產近年派息較穩定,目前收益率亦有八厘左右,在今天股市內亦是一個吸引選擇。
她重申,今天利率升跌非基金最大關注,反而是營運上成本如工資上漲壓力反而更大。基金整體債務55%做了固定息率(利率對沖合約),餘下浮動利率佔45%。下半年整體市場已預計美國會輕輕減息,由於逾半利率支出已鎖定,只有四成多屬浮動,下半年利率風險應不用太擔心。加上基金近年多做了可持續金融發展工具。自2020年起,跟不少銀行發展這方面融資,如加入減排(KPI)目標,銀行參考基金營運、能源消耗、物業綠色認證、回收率提升等達標,貸款利率方面亦會稍為降低。
四月開始滬深港通加入REITs互通,葉美鈴指新措施有助加強兩地REITs流通量及成交,陽光房地產基金持歡迎態度,認同可擴大不同投資者基礎。由於基金每半年派息,收益率亦較穩定,相信對北水有一定吸引力。唯一門檻是要符合最低50億市值要求,今天基金市值38億,如果日後降低這門檻,預期受惠基金會更多。
陽光房地產基金06年底由恒基系分拆上市時,每單位作價2.6港元,只在08年金融海嘯期間曾跌至0.9元低位,其後隨著美國減息及量寬,低息環境下令基金股價反覆上升至2019年的高位6.3元。之後遇上疫情及美聯儲暴力加息,股價拾級而下跌至去年1.6元水平,今年隨恒指回升上2.31港元,近日報2.19元,市值38億。
分析指,基金可分派收入要視乎營運方面,香港經濟及零售市場逐漸復甦,基金旗下商場屬民生所需,料能持續受惠;至於寫字樓物業,甲級商廈大新金融中心出租表現優於行內,乙級正轉型服務行業求變。至於蠶食分派的利息支出,由於下月可能再度進入美國減息周期,預期基金亦會受惠,由於周息率吸引,有利資金吸納作防守性部署。
訪問、整理:勞家樂
報道:羅宇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