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勝利80周年|惠州東江縱隊紀念館展覽冀增強青年國家認同感 - RTHK
A A A
氣溫 濕度
新聞重溫 可重溫過去12個月的新聞

抗戰勝利80周年|惠州東江縱隊紀念館展覽冀增強青年國家認同感

2025-08-11 HKT 09:00
分享工具 facebook
  • 惠州東江縱隊紀念館指,東江縱隊為世界反西斯戰爭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立下卓著功勛。(仇志榮攝)
    惠州東江縱隊紀念館指,東江縱隊為世界反西斯戰爭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立下卓著功勛。(仇志榮攝)
  • 惠州東江縱隊紀念館今年初完成改造升級工程,提升互動性。(施華駿攝)
    惠州東江縱隊紀念館今年初完成改造升級工程,提升互動性。(施華駿攝)
  • 紀念館展出日軍侵華時所用的武器。(仇志榮攝)
    紀念館展出日軍侵華時所用的武器。(仇志榮攝)
  • 東湖旅店曾經是秘密大營救中轉站。(施華駿攝)
    東湖旅店曾經是秘密大營救中轉站。(施華駿攝)
仇志榮報道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1931年日本製造「九一八事變」,幾年後大舉侵華,並發生南京大屠殺。日軍向南延伸,1941年聖誕節香港淪陷,開始「三年零八個月」艱苦歲月。中共領導的廣東人民抗日游擊總隊港九大隊期間成立,後來總隊改稱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成為香港抗日武裝力量。

惠州曾是當年華南敵後抗戰指揮中心所在地,當地的東江縱隊紀念館今年初完成改造升級,讓訪客有如置身歷史場景,對這段歷史有更深刻的理解和體驗。

紀念館研究策劃部主任葉泉說,精選180多張歷史照片,展出110件抗戰物品,利用多媒體互動、場景復原、光影劇場等方式,通過獨特的沉浸式觀展體驗,構建一個可聽、可觸、可感的立體課堂,讓革命精神更加直抵人心。訪客從第一部分「九一八事變」模擬歷史殘骸起逐步推進,燈光如同東江縱隊的發展「由暗到明」。

當年除了開展抗日游擊戰,游擊隊亦執行秘密大營救。紀念館宣講組負責人張秋蘭表示,大營救歷時11個月,將大批在香港的反日愛國民主人士和文化界人士及家屬,總共800多人安全護送到內地,形容是保護了中華文脈,並推動新中國在理論、文學、新聞各領域的發展。

張秋蘭說,惠州與香港地緣相近,東江縱隊事跡能讓香港青年人增強國家認同感,激發民族自豪感。東江縱隊不畏強敵、無私奉獻的精神,能夠幫助香港青年人樹立正確價值觀,抵禦不良思潮影響。未來將加强與香港紀念館間的合作,資源共享、聯合辦展、開展面向香港青少年的研學活動、夏令營等。

中央曾指出,據不完全統計,抗日戰爭期間,中國軍民傷亡3500多萬人。

「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委員、立法會議員劉智鵬說,當年同胞用生命保衛這片土地,現代人生活安逸,需要銘記歷史、珍愛和平。他說當講到抗日戰爭勝利這段歷史的確充滿國仇家恨,但如何推動紀念活動時又不致引起仇日情況,他認為不需要過份強調、渲染日軍當年暴行,應聚焦深刻體會抗日戰士愛國及英勇犧牲的精神。

劉智鵬說,辦紀念抗戰勝利活動是工作小組今年的重點工作,認為不需要用KPI去量化效果,但希望當中一些動人事跡,足以在學生同市民心中留下重要印象,作為中國人應如何看待這段80年前的歷史。

抗戰勝利80周年|惠州東江縱隊紀念館展覽冀增強青年國家認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