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特寫
節目簡介:
以不同專題環節,跟進焦點新聞,探討時事議題,專訪新聞人物,捕捉時局最新走勢。
主持人:
新聞部記者2022-05-16
新聞特寫
現正播放: 東鐵綫過海段通車後首個工作天
分段播放:
東鐵綫過海段通車後首個工作天
收聽


今日是港鐵東鐵綫過海段通車後首個工作天,在金鐘站東鐵綫月台,早上7時開始多人,港鐵加派職員協助。
昨日是通車首日,港鐵安排「特別班」由新增的會展站開出,吸引超過2000名巿民乘搭,不少人在紅磡站下車,在月台拍照留念。
節目主持劉國華及黃凱宜向記者林漢山,了解「超級轉車站」金鐘站在通車後的人潮情況。
昨日是通車首日,港鐵安排「特別班」由新增的會展站開出,吸引超過2000名巿民乘搭,不少人在紅磡站下車,在月台拍照留念。
節目主持劉國華及黃凱宜向記者林漢山,了解「超級轉車站」金鐘站在通車後的人潮情況。
孔繁毅料短期內爆發第六波疫情風險低
收聽


本港昨日新增259宗新冠病毒確診個案,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表示,近期單日感染個案維持在300宗左右,意味病毒的即時有效繁殖率維持在1,稍有差池就會處於潛在第六波疫情的「風口浪尖」。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表示,最新的病毒即時有效繁殖率是0.8965,疫情有向上升的跡象。她不希望發生第六波疫情,政府會密切注視疫情,決定有否需要微調社交距離措施。
記者任浩鋒訪問了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臨床教授孔繁毅,他表示,本港目前的免疫屏障高,相信短期內爆發第六波疫情的風險低,又認為本周稍後可再放寬社交距離措施。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表示,最新的病毒即時有效繁殖率是0.8965,疫情有向上升的跡象。她不希望發生第六波疫情,政府會密切注視疫情,決定有否需要微調社交距離措施。
記者任浩鋒訪問了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臨床教授孔繁毅,他表示,本港目前的免疫屏障高,相信短期內爆發第六波疫情的風險低,又認為本周稍後可再放寬社交距離措施。
攀山家曾志成父子珠峰成功登頂 父稱畢生難忘
收聽


香港攀山家曾志成與18歲的兒子曾朗傑日前成功登上珠穆朗瑪峰山頂,成為本港首對成功攀上世界最高峰的父子。
兩人在尼泊爾的珠峰營地接受本台訪問時表示,對於能夠順利登頂感到很開心。曾志成指,登山過程尚算順利,能夠與兒子完成今次旅程有特別意義,畢生難忘。
曾朗傑亦刷新紀錄,成為最年輕登上珠峰的香港人。他說與父親一同攀登珠峰的計劃,是他多年前提出,能夠達成目標,為喜歡做的事堅持和付出,他感到很高興。
記者陳曉慶報道
兩人在尼泊爾的珠峰營地接受本台訪問時表示,對於能夠順利登頂感到很開心。曾志成指,登山過程尚算順利,能夠與兒子完成今次旅程有特別意義,畢生難忘。
曾朗傑亦刷新紀錄,成為最年輕登上珠峰的香港人。他說與父親一同攀登珠峰的計劃,是他多年前提出,能夠達成目標,為喜歡做的事堅持和付出,他感到很高興。
記者陳曉慶報道


曾志成(左)及兒子曾朗傑成功登上珠峰山頂。(受訪者提供)


曾朗傑(左)感謝父親在登頂過程中的支持,解答不少疑問,減輕他的緊張情緒。(受訪者提供)


曾志成說,登頂過程尚算順利,只是比較大風,加上登頂的人較多,一度要等2個多小時才能攻頂,過程有一定風險和挑戰。(受訪者提供)


孔繁毅說,本港目前免疫屏障高,相信短期內爆發第六波疫情的風險低。(港台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