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節目 - RTHK
A A A
氣溫 濕度
新聞重溫 可重溫過去12個月的新聞

新聞節目

分享工具 facebook
新聞特寫
新聞特寫
節目簡介:
以不同專題環節,跟進焦點新聞,探討時事議題,專訪新聞人物,捕捉時局最新走勢。
主持人:
新聞部記者

2022-10-11
新聞特寫

現正播放: 《議政四方》:江玉歡冀「免針紙事件」不再發酵
分段播放:
《議政四方》:江玉歡冀「免針紙事件」不再發酵  收聽facebook
警方早前採取多次行動,打擊私家醫生涉嫌濫發「免針紙」,政府並宣布,涉案的兩萬多張「免針紙」將於明日起失效。立法會議員江玉歡上星期在社交平台發文,質疑當局並無法律依據,事件及後引起爭議。江玉歡接受專訪時說,她只是表達市民關注,希望政府澄清,又指今次事件是小事,期望不再發酵。

江玉歡說,今次事件不影響她與其他議員合作,但為她帶來反思,日後發表意見時,要更清楚交代背景,她會在本月底開設影音平台帳戶,更好向社會表達她的觀點。她又說,當選立法會議員大半年,已適應議員工作,每日亦感開心,做事有滿足感。

記者陳樂謙報道
《二十大前瞻》:各界料內地「動態清零」及「外防輸入」措施逐步放寬  收聽facebook
即將召開的中共「二十大」,外界關注內地「動態清零」的防疫策略會否調整,亦期望「外防輸入」的入境隔離檢疫措施,能夠放寬。

有湖北武漢的醫院負責人說,雖然內地個別省市現時仍會偶發感染個案,但大部份都是輕症,很少重症,當局亦很少再採取大面積防控措施,信相防疫政策會逐步放寬。

有港區人大、政協相信,中央會因應國情調整入境政策,預計「二十大」之後檢疫措施會逐步放寬,而且並非只是對港澳地區放寬,而是對全球開放。有經濟分析師就預料,即使放寬防疫政策,經濟短期內卻難以「V型」反彈。

記者林漢山報道
7間私家車分銷商移除保用限制 香港汽車會:好消息  收聽facebook
過往購買新車,如需要保養或維修,大部分車主都送回代理指定的特約維修中心。競爭事務委員會早前就私家車分銷商的保用限制展開調查,7間分銷商承諾移除保用限制,亦不會列作新車保用條款,即時生效。

競委會認為,保用限制或會阻遏私家車車主在保用期間光顧獨立車房,因而可能限制獨立車房與特約維修中心競爭的能力。競委會又認為,移除保用限制,有助促進車房與特約中心的競爭,或者可以令保養及維修費用下降。

香港汽車會會長李耀培形容,有關做法對車主是好消息。他說,過往新車的車主即使是簡單維修或保養,如果到特約維修中心以外的車房進行,分銷商便可能不再承擔保用。

記者任順熙訪問了李耀培
調查:逾三成長者第五波疫情下感到抑鬱焦慮孤獨  收聽facebook
港大以電話訪問近5千名60歲或以上長者,發現超過3成人在新冠第五波疫情下感到抑鬱、焦慮或孤獨。

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在2016年起推行「賽馬會樂齡同行計劃」,為高危或受抑鬱症困擾的長者提供社區支援。賽馬會樂齡同行計劃項目總監、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林一星表示,長者出現抑鬱及焦慮的風險較前年第二、三波疫情時大幅增加,平均每三名受訪長者就有一人有精神健康問題,需要幫助。

記者王慧蓓訪問了林一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