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市公司專訪
節目簡介:
全面分析上巿公司業績,與負責人透徹對話。
主持人:
勞家樂2025-09-18
濱海投資(2886)副總經理兼董事會秘書尹富鋼
現正播放: 足本播放 Play full episode
分段播放:
濱海投資(2886)副總經理兼董事會秘書尹富鋼
收聽


濱海投資前身是華燊燃氣,2000年3月在港交所創業板上市,04年被天津泰德投資入股,09年3月完成重組,同年5月改名為濱海投資,2014年2月成功轉往主板掛牌。早前公布截至今年6月止半年度業績,營業額跌17%至29.31億港元,股東應佔溢利升2.9%至1.73億元。期內毛利率增加0.9個百分點至10.6%。
副總經理兼董事會秘書尹富鋼接受本台專訪時指,上半年業績表現尚算不錯,不管天氣異常情況、還是外部因素相對來說複雜,但濱海投資上半年中期業績,利潤還是增長3%,整體營收下降主要因為年初暖冬影響,影響期長達三個月,天氣暖,對天然氣需求亦造成減量;但第二季度銷量增速較快,同期業務素質也見提升,如銷氣毛差改善、增值服務增長、融資成本降低, 在各方面明顯改善下,在目前經濟環境下,上半年利潤穩定及適度改善屬難能可貴,濱海管理層亦滿意。
他補充,毛差改善主要來自公司獨特上游、採購資源。公司以天津濱海新區作為業務根據地,這區域範圍內有很多LNG(液化石油氣)碼頭,同時公司擁有多路源頭氣源,當中包括三桶油:中石油(857)、中石化(386)及中海油(883),形成了上游供應充分和渠道多元化。配合近年供求關係出現實質性變化,即終端需求對上游供應的左右能力加強。濱海投資通過這種跟上游的「鏈動博弈」,成本有實質性下降。部分降本供客戶「合作共生」,讓他們降本之餘,公司毛差亦有了更大改善。
尹富鋼說,下游情況亦向好,公司除了天津濱海新區範圍外,在全國八省、二市的客戶主要以工商業戶為主,其需求主要看經濟復甦情況,目前增速不算太快,但復甦狀況及趨勢明顯,這從第二季度天然氣需求增加、銷量恢復中反映出來。至於上半年居民用氣量也穩定,特別是年前國家提倡「順價」機制,民用氣倒掛現象作了非常明顯改善。即當上游成本降低情況下,順價機制通暢,下降成本會以合理方式,通過民用氣順價機制而保證了一個合理利潤。至今濱海民用氣順價佔比達80%以上,對公司業績提良性供幫助,加上國家對順價機制在公共事業提倡程度、未來順價通暢性、及時性有相應要求,對濱海投資這類城市燃氣企業,屬持續利好政策。
他分析,內房市道差影響了接駁業務。跟其他行業一樣,接駁可以為公司帶來一次性收入與利潤。慶幸是濱海投資客戶主力是工業用戶,截至今年中期業績,接駁業務收入占比已經降至4%,屬很低水平。上半年接駁用戶跟去年下半年環比仍有輕微提升,顯示內房市道對濱海投資影響已近尾聲。
尹富鋼認為,全國房地產業務還需要更大政策支持。特別是8月18日國常會(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到,要推更多方式去鞏固房地產止跌回穩,預期日後在城市更新、城村改造方面,國家可能還會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另外,目前租金回報率和租售比仍未完全到底,未來傾向跟現時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及其他理財產品回報率接近。從國家政策支持和下一步發展來看,他估計內房前景會轉樂觀。
他指出,上半年毛差修復,反映綜合融資成本改善。由於濱海業務質量好,現金流穩定、業務護城河較強。結果上半年融資渠道,包括五大行給公司開出的貸款利率低,像農行(1288)近期給公司2億元貸款,利率成本只是2.35厘左右,同期二股東中石化提供商業承兌票據資格予濱海,用於購買中石化氣源時可獲息率貼現,種種優勢令上半年公司資金成本按年減少2900萬人民幣。
尹富鋼特別點評今年增值業務增長不錯,尤其是新品類方面,如燃氣灶具、保險等,及稍後將引入的廚房美妝業務,均成功為公司開啟了一個快速增長賽道。今年濱海投資通過專業公司對增值服務引入激勵機制方案、電商平台亦全方位發展增值業務,成功奠定一個較堅實基礎。這些舉措跟方案為下一步發展將產生加速作用。公司今年為增值服務收入和毛利設定增長指標是20%,預期未來增速仍會加快,特別是將有更多產品、品類推出,預期可以給公司247萬戶用戶更多服務跟產品,讓他們體驗到更好服務。
他指,自家品牌「泰悅佳」發展不錯,公司把增值服務設定在安全和服務滿意程度方面,不是單純另開新業務。「泰悅佳」品牌立足在城市燃氣這民生服務的公共事業特性,再疊加增值服務。在這定位下,若增值服務發展理想,意味著客戶滿意服務水平,將為濱海投資提供更多商業機會。
提到派息方面,尹富鋼說,濱海投資自2012年起開始派息,未來公司立足在公共事業特性下,將努力為股東提供一個更好、穩定、有吸引力的派息政策,並會堅持繼續下去。至於併購機遇方面,他指正朝兩個方向走:第一個方向是進行產業鏈條一體化,內地天然氣發展過程構建“X+1+X”市場體系,即放開兩端、管住中間,使天然氣行業價格傳導機制更明顯,未來為加強公司在上游成本參及控制能力,濱海投資將多作一些商業模式及資產安排,這是併購的方向。另外一個方向就是在優勢區域內,如濱海新區跟八省、二市項目上,根據增加市場佔有率、規模化效應方面,看看有否合適項目作併購。
濱海投資過去三年股價於0.9元至2元上落,今年隨港股回升至1.14港元,市值15.66億,現價預測市盈率6.8倍,預測周息率7.2厘。
分析指,內地經濟增長對天然氣需求帶來支持,加上集團積極拓展多元化氣源組合,上半年毛差修復優勢下半年將持續,配合銷氣量重回增長,加上成本結構優化,除極降低採購成本外,並透過優化融資結構減少利息開支,均有助提升盈利能力。另一賣點是增值服務潛力: 預弓隨著「泰悅佳」品牌建立,增值服務成為新興增長引擎,貢獻不斷提升,未來有望成為另一重要盈利來源。
訪問、整理:勞家樂
報道:方嘉莉
副總經理兼董事會秘書尹富鋼接受本台專訪時指,上半年業績表現尚算不錯,不管天氣異常情況、還是外部因素相對來說複雜,但濱海投資上半年中期業績,利潤還是增長3%,整體營收下降主要因為年初暖冬影響,影響期長達三個月,天氣暖,對天然氣需求亦造成減量;但第二季度銷量增速較快,同期業務素質也見提升,如銷氣毛差改善、增值服務增長、融資成本降低, 在各方面明顯改善下,在目前經濟環境下,上半年利潤穩定及適度改善屬難能可貴,濱海管理層亦滿意。
他補充,毛差改善主要來自公司獨特上游、採購資源。公司以天津濱海新區作為業務根據地,這區域範圍內有很多LNG(液化石油氣)碼頭,同時公司擁有多路源頭氣源,當中包括三桶油:中石油(857)、中石化(386)及中海油(883),形成了上游供應充分和渠道多元化。配合近年供求關係出現實質性變化,即終端需求對上游供應的左右能力加強。濱海投資通過這種跟上游的「鏈動博弈」,成本有實質性下降。部分降本供客戶「合作共生」,讓他們降本之餘,公司毛差亦有了更大改善。
尹富鋼說,下游情況亦向好,公司除了天津濱海新區範圍外,在全國八省、二市的客戶主要以工商業戶為主,其需求主要看經濟復甦情況,目前增速不算太快,但復甦狀況及趨勢明顯,這從第二季度天然氣需求增加、銷量恢復中反映出來。至於上半年居民用氣量也穩定,特別是年前國家提倡「順價」機制,民用氣倒掛現象作了非常明顯改善。即當上游成本降低情況下,順價機制通暢,下降成本會以合理方式,通過民用氣順價機制而保證了一個合理利潤。至今濱海民用氣順價佔比達80%以上,對公司業績提良性供幫助,加上國家對順價機制在公共事業提倡程度、未來順價通暢性、及時性有相應要求,對濱海投資這類城市燃氣企業,屬持續利好政策。
他分析,內房市道差影響了接駁業務。跟其他行業一樣,接駁可以為公司帶來一次性收入與利潤。慶幸是濱海投資客戶主力是工業用戶,截至今年中期業績,接駁業務收入占比已經降至4%,屬很低水平。上半年接駁用戶跟去年下半年環比仍有輕微提升,顯示內房市道對濱海投資影響已近尾聲。
尹富鋼認為,全國房地產業務還需要更大政策支持。特別是8月18日國常會(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到,要推更多方式去鞏固房地產止跌回穩,預期日後在城市更新、城村改造方面,國家可能還會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另外,目前租金回報率和租售比仍未完全到底,未來傾向跟現時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及其他理財產品回報率接近。從國家政策支持和下一步發展來看,他估計內房前景會轉樂觀。
他指出,上半年毛差修復,反映綜合融資成本改善。由於濱海業務質量好,現金流穩定、業務護城河較強。結果上半年融資渠道,包括五大行給公司開出的貸款利率低,像農行(1288)近期給公司2億元貸款,利率成本只是2.35厘左右,同期二股東中石化提供商業承兌票據資格予濱海,用於購買中石化氣源時可獲息率貼現,種種優勢令上半年公司資金成本按年減少2900萬人民幣。
尹富鋼特別點評今年增值業務增長不錯,尤其是新品類方面,如燃氣灶具、保險等,及稍後將引入的廚房美妝業務,均成功為公司開啟了一個快速增長賽道。今年濱海投資通過專業公司對增值服務引入激勵機制方案、電商平台亦全方位發展增值業務,成功奠定一個較堅實基礎。這些舉措跟方案為下一步發展將產生加速作用。公司今年為增值服務收入和毛利設定增長指標是20%,預期未來增速仍會加快,特別是將有更多產品、品類推出,預期可以給公司247萬戶用戶更多服務跟產品,讓他們體驗到更好服務。
他指,自家品牌「泰悅佳」發展不錯,公司把增值服務設定在安全和服務滿意程度方面,不是單純另開新業務。「泰悅佳」品牌立足在城市燃氣這民生服務的公共事業特性,再疊加增值服務。在這定位下,若增值服務發展理想,意味著客戶滿意服務水平,將為濱海投資提供更多商業機會。
提到派息方面,尹富鋼說,濱海投資自2012年起開始派息,未來公司立足在公共事業特性下,將努力為股東提供一個更好、穩定、有吸引力的派息政策,並會堅持繼續下去。至於併購機遇方面,他指正朝兩個方向走:第一個方向是進行產業鏈條一體化,內地天然氣發展過程構建“X+1+X”市場體系,即放開兩端、管住中間,使天然氣行業價格傳導機制更明顯,未來為加強公司在上游成本參及控制能力,濱海投資將多作一些商業模式及資產安排,這是併購的方向。另外一個方向就是在優勢區域內,如濱海新區跟八省、二市項目上,根據增加市場佔有率、規模化效應方面,看看有否合適項目作併購。
濱海投資過去三年股價於0.9元至2元上落,今年隨港股回升至1.14港元,市值15.66億,現價預測市盈率6.8倍,預測周息率7.2厘。
分析指,內地經濟增長對天然氣需求帶來支持,加上集團積極拓展多元化氣源組合,上半年毛差修復優勢下半年將持續,配合銷氣量重回增長,加上成本結構優化,除極降低採購成本外,並透過優化融資結構減少利息開支,均有助提升盈利能力。另一賣點是增值服務潛力: 預弓隨著「泰悅佳」品牌建立,增值服務成為新興增長引擎,貢獻不斷提升,未來有望成為另一重要盈利來源。
訪問、整理:勞家樂
報道:方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