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特寫
節目簡介:
以不同專題環節,跟進焦點新聞,探討時事議題,專訪新聞人物,捕捉時局最新走勢。
主持人:
新聞部記者2023-01-16
新聞特寫
現正播放: 高鐵香港段復運 帶動內地旅客來港
分段播放:
高鐵香港段復運 帶動內地旅客來港
收聽


高鐵香港段昨日復運,很多市民都第一時間坐高鐵北上,亦有不少內地客南下。隨著香港逐步放寬防疫措施以及與內地免檢疫通關,帶動本港消費,以往人來人往的觀光購物景點,遊客再次增多。
有廣州的旅行社表示,近日關於坐高鐵去港澳遊有爆發式的查詢量,不少民眾十分期待香港的美食、購物及娛樂,未來會推出新的旅遊產品。
旅發局表示,整體旅客量上升速度雖然慢,但最重要是逐步有序,有信心業界會恢復得很快。
記者王慧蓓報道
有廣州的旅行社表示,近日關於坐高鐵去港澳遊有爆發式的查詢量,不少民眾十分期待香港的美食、購物及娛樂,未來會推出新的旅遊產品。
旅發局表示,整體旅客量上升速度雖然慢,但最重要是逐步有序,有信心業界會恢復得很快。
記者王慧蓓報道
高鐵復運 議員倡增加春節往廣州車票
收聽


廣深港高鐵香港段昨日起復運,不少港人昨天一早就乘坐頭班車前往內地。另外,高鐵新增由西九龍站前往廣州東站的班次,首班由西九龍站開出的列車,早上約9時半抵達廣州。有乘客說,過關上車過程順暢,比起用其他口岸節省不少時間。
有立法會議員昨日乘坐首班列車到廣州東站,認為當局在車票分配上出錯,建議特區政府在年廿七至年三十,增加前往廣州的車票。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表示,前往廣州的票務較為緊張,當局會檢視有無空間增加班次。港鐵說,會就車票數量及班次安排,與政府及內地有關單位聯繫。
記者陳樂謙報道
有立法會議員昨日乘坐首班列車到廣州東站,認為當局在車票分配上出錯,建議特區政府在年廿七至年三十,增加前往廣州的車票。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表示,前往廣州的票務較為緊張,當局會檢視有無空間增加班次。港鐵說,會就車票數量及班次安排,與政府及內地有關單位聯繫。
記者陳樂謙報道
調查:過半受訪兒童指負面情緒源自「考試測驗壓力」
收聽


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的調查顯示,過半受訪兒童表示負面情緒源自「考試測驗壓力」,另外近半表示是因「家長責罵自己」。
女青年會於去年6月至8月以問卷訪問了1300多對家長及子女,兒童年齡由6至13歲。調查發現,兒童的負面情緒主要跟學業及家長態度有關;超過三分之一受訪兒童認為「功課繁重」及「家長要求太多」都是負面情緒來源。
有份負責調查的女青年會總主任郭義聰表示,結果同時反映兒童與家長的感覺有差別,例如對於家長有無聆聽子女的意見等,結果都存在分歧。他建議,家長處理子女情緒時,不要急於查問原因,又應該引導孩子表達自己感受。
記者李俊傑訪問了郭義聰
女青年會於去年6月至8月以問卷訪問了1300多對家長及子女,兒童年齡由6至13歲。調查發現,兒童的負面情緒主要跟學業及家長態度有關;超過三分之一受訪兒童認為「功課繁重」及「家長要求太多」都是負面情緒來源。
有份負責調查的女青年會總主任郭義聰表示,結果同時反映兒童與家長的感覺有差別,例如對於家長有無聆聽子女的意見等,結果都存在分歧。他建議,家長處理子女情緒時,不要急於查問原因,又應該引導孩子表達自己感受。
記者李俊傑訪問了郭義聰
《透視大中華》:陳智思專訪 香港讓人看見希望 冀移民港人回流
收聽


前行政會議召集人陳智思,即將卸任港區全國人大代表職務。他接受本台專訪回顧過去15年的工作,指最大啟發是國家經濟發展遠超預期,本港與內地發展息息相關,新一屆人大要加深認識中共「二十大」精神和國家政策。
任內經歷多名領導人的陳智思相信,絕大部分領導人都深入認識本港整體情況。至於2019年本港社會事件,他透露,有主動接觸領導人或獲接見,強調有如實反映情況。
他又提到,以往在立法會、公民社會認識很多不同光譜的朋友,希望沒有違法、已經離港的人士返回香港,尚在本港的人士亦能出力,一起讓香港重新上路。至於2019年後接著發生疫情,難免令市民看不透將來、選擇移民,但相信香港能讓人看見希望,他期望擔心子女將來的港人回流。
記者仇志榮報道
任內經歷多名領導人的陳智思相信,絕大部分領導人都深入認識本港整體情況。至於2019年本港社會事件,他透露,有主動接觸領導人或獲接見,強調有如實反映情況。
他又提到,以往在立法會、公民社會認識很多不同光譜的朋友,希望沒有違法、已經離港的人士返回香港,尚在本港的人士亦能出力,一起讓香港重新上路。至於2019年後接著發生疫情,難免令市民看不透將來、選擇移民,但相信香港能讓人看見希望,他期望擔心子女將來的港人回流。
記者仇志榮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