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節目 - RTHK
A A A
氣溫 濕度
新聞重溫 可重溫過去12個月的新聞

新聞節目

分享工具 facebook
新聞特寫
新聞特寫
節目簡介:
以不同專題環節,跟進焦點新聞,探討時事議題,專訪新聞人物,捕捉時局最新走勢。
主持人:
新聞部記者

2023-01-24
新聞特寫

現正播放: 《議政四方》:林健鋒促農曆年後檢視能否與內地全面通關
分段播放:
《議政四方》:林健鋒促農曆年後檢視能否與內地全面通關  收聽facebook
香港與內地免檢疫通關至今兩個多星期,行政會議成員、經民聯立法會議員林健鋒希望,兩地全面通關愈快愈好。如果疫情持續穩定,當局可以在農曆年假期後與內地檢視能否全面通關。他又相信,假期後內地旅客將陸續來港,香港的吸引力及競爭力有增無減。

另外,政府下月將發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林健鋒認為要「搞活」經濟,讓社會復蘇,建議政府採用「組合拳」,包括再次派發電子消費券、退稅、為中小企提供免息貸款,以及再推「保就業計劃」。

記者陳樂謙報道。


街市檔稱市民買開年飯食材豪爽 餐飲業稱生意暢旺  收聽facebook
昨日大年初二,不少市民早上到街市買食材預備開年飯。有市民說,疫情緩和,海外家人又回港度歲,對於今年一家十幾二十人能聚首感到高興,因此沒有特定預算。

有海鮮檔主說,市民今年較豪爽,甚少議價,預計生意較過去兩年上升3成。但有雞販說,不少熟客已外遊,生意額預料較往年差少少。

有餐飲業界表示,今個農曆新年與過去兩年有很大對比,大部分防疫措施已放寬,加上香港與內地免檢疫通關,帶動人流增長,生意已回復9成半。

記者陳曉筠報道。
議員稱電子利是難取代實體 倡銀行界多推廣  收聽facebook
農曆新年期間,大家都會派利是或收利是。隨著電子支付的普及和發展,近年金管局、銀行及電子支付平台都鼓勵市民使用電子方式派發利是,同時可以更環保。不過傳統的實體利是似乎更受歡迎。

金融界立法會議員陳振英表示,電子利是有一定限制,包括未必能兼容不同支付平台等,認為難以取代實體利是。但銀行及電子支付平台可以加強推廣,加入更多趣味元素,政府亦可加快擴展電子支付的覆蓋層面,間接推動電子利是的普及。

記者陳樂謙訪問了陳振英。
社協指分隔兩地單親家庭 8成受訪兒童三餐不飽  收聽facebook
農曆新年是普天同慶的日子,但不少家庭仍生活在困難之中。社區組織協會在本月2至7日,訪問52個分隔本港與內地的單親家庭,了解疫情對子女的身心影響。

社協副主任施麗珊表示,大部分受訪兒童的父親是香港居民,但已經去世或離婚後遺棄他們,只獲本身是內地居民、持雙程證的母親照顧。受制於財政狀況,8成兒童三餐吃不飽,很多小朋友沒有參加課外活動,連帶推高抑鬱指數。

施麗珊表示,最根本的解決方法是內地加快運用酌情權向有關父母批出單程證,讓他們在香港申領身份證;本港亦要開放輸入外勞簽證,以便他們自力更生。

記者仇志榮訪問了施麗珊。